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建立动物脑组织放射性坏死模型 | 第14-18页 |
1.1 对象与方法 | 第14-15页 |
1.1.1 实验材料 | 第14页 |
1.1.2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1.1.3 建立动物放射性脑组织坏死模型的方法 | 第14-15页 |
1.2 结果 | 第15-16页 |
1.3 讨论 | 第16-17页 |
1.4 小结 | 第17-18页 |
二、建立动物颅内C6胶质瘤模型 | 第18-24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18-21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细胞株、饲养地址和实验动物 | 第18页 |
2.1.3 建立动物颅内肿瘤模型方法 | 第18-21页 |
2.2 结果 | 第21-22页 |
2.3 讨论 | 第22-23页 |
2.4 小结 | 第23-24页 |
三、两种大鼠模型的磁共振表现 | 第24-33页 |
3.1 对象与方法 | 第24-26页 |
3.1.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3 采集图像参数 | 第24-25页 |
3.1.4 图像参数的统计分析分析 | 第25-26页 |
3.2 结果 | 第26-30页 |
3.2.1 两种病变组织染色 | 第26页 |
3.2.2 两种模型T2WI和CE-T1WI表现 | 第26-27页 |
3.2.3 放射性坏死组与肿瘤组MRS结果 | 第27-28页 |
3.2.4 放射性坏死组与肿瘤组rADC值 | 第28-29页 |
3.2.5 放射性坏死组与肿瘤组PWI结果 | 第29-30页 |
3.3 讨论 | 第30-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综述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鉴别颅内放射性坏死和肿瘤复发的研究进展 | 第36-4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