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模式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9页
        1.3.1 关于村镇银行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2 关于资产证券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3 文献评述第18-19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9-21页
        1.4.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2 研究方法第20页
        1.4.3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2-26页
    2.1 资产证券化内涵及其核心内容第22-24页
        2.1.1 资产证券化内涵及分类第22页
        2.1.2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第22-23页
        2.1.3 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分析第23-24页
    2.2 资产证券化产品国内外实践分析第24-26页
        2.2.1 国外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第24页
        2.2.2 国内资产证券化实践第24-26页
第三章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内外部环境分析第26-31页
    3.1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的优势第26-27页
        3.1.1 融资成本低第26页
        3.1.2 融资门槛低第26-27页
        3.1.3 信息披露灵活第27页
        3.1.4 财务灵活性较强第27页
    3.2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劣势第27-28页
        3.2.1 基础资产的经营风险较高第27-28页
        3.2.2 信贷资产期限错配第28页
        3.2.3 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较高第28页
    3.3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机会第28-29页
        3.3.1 政策面的支持第28-29页
        3.3.2 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日益突出第29页
    3.4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面临的威胁第29-30页
        3.4.1 缺乏央行征信系统支持第29-30页
        3.4.2 缺乏支付结算服务支持第30页
        3.4.3 同类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第30页
    3.5 SWOT分析总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模式构建第31-37页
    4.1 构建资产池第31-32页
        4.1.1 匡定总体目标特征第31页
        4.1.2 设定筛选标准第31-32页
        4.1.3 从备选资产中挑选组合第32页
    4.2 设计交易结构第32-34页
        4.2.1 交易结构的分类第32-33页
        4.2.2 主流的循环交易结构第33-34页
        4.2.3 交易结构的选择第34页
    4.3 选择信用增级手段第34-37页
        4.3.1 内部信用增级的设计第34-35页
        4.3.2 外部信用增级的设计第35-37页
第五章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模式应用-以JF村镇银行为例第37-46页
    5.1 JF村镇银行基本情况介绍第37-38页
    5.2 基础资产的基本情况及选择第38-42页
        5.2.1 基础资产的基本情况第38-41页
        5.2.2 基础资产的选择标准第41-42页
    5.3 资产池的构建第42-44页
        5.3.1 具体的入池标准第42-43页
        5.3.2 资产池形成情况第43-44页
    5.4 交易结构安排第44-45页
        5.4.1 循环购买期第44页
        5.4.2 摊还期及到期日第44-45页
    5.5 信用增级方式第45-46页
        5.5.1 优先级与次级偿付结构第45页
        5.5.2 加速清偿设置第45页
        5.5.3 超额覆盖第45-46页
第六章 江苏省村镇银行资产证券化效果分析-以JF村镇银行为例第46-53页
    6.1 资产专项计划的现金流分析第46-49页
        6.1.1 资产专项计划循环购买期的相关假设第46页
        6.1.2 静态池下的现金流第46-48页
        6.1.3 循环购买模式下的现金流第48-49页
    6.2 资产专项计划的收益分析第49-52页
        6.2.1 不考虑违约情况下的收益分析第50-51页
        6.2.2 考虑违约情况下的收益分析第51-52页
    6.3 风险分析第52-53页
        6.3.1 本金提前偿付的风险第52页
        6.3.2 违约风险第52页
        6.3.3 信贷资产有限的风险第52页
        6.3.4 发行成本较高的风险第52-53页
第七章 江苏省村镇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和建议第53-56页
    7.1 村镇银行角度第53-54页
        7.1.1 多家联合开展资产证券化第53页
        7.1.2 注重信贷风险的管理第53页
        7.1.3 设计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第53-54页
        7.1.4 建立完备的人力培训机制第54页
    7.2 政策监管角度第54-56页
        7.2.1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54页
        7.2.2 适当放宽业务范围第54页
        7.2.3 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第54-5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8.1 结论第56页
    8.2 不足第56-57页
        8.2.1 现金流预测的偏差第56-57页
        8.2.2 交易税费的计量存在偏差第57页
    8.3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我国IPO抑价现象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公募基金“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政府治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