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采伐剩余物运输车翻转装置仿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运输设备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运输设备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运输设备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2 运输车总体方案设计 | 第16-24页 |
2.1 设计方案要求 | 第16页 |
2.1.1 提出问题 | 第16页 |
2.1.2 解决方案 | 第16页 |
2.2 运输车整机结构 | 第16-21页 |
2.2.1 驾驶室 | 第16-17页 |
2.2.2 动力系统 | 第17-18页 |
2.2.3 履带式行走机构 | 第18-19页 |
2.2.4 液压式翻转机构 | 第19页 |
2.2.5 后行走机构 | 第19-21页 |
2.3 运输车计算分析 | 第21-22页 |
2.3.1 履带式运输车尺寸设定 | 第21页 |
2.3.2 行驶速度 | 第21页 |
2.3.3 额定功率 | 第21-22页 |
2.3.4 极限坡度运行所需驱动力 | 第22页 |
2.4 运输车结构特点与工作性能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运输车翻转机构结构设计 | 第24-29页 |
3.1 翻转机构工作原理 | 第24-26页 |
3.1.1 平面四杆机构形式及设计 | 第24-26页 |
3.1.2 翻转机构理论设计 | 第26页 |
3.2 翻转机构结构组成 | 第26-28页 |
3.2.1 液压驱动系统 | 第26-27页 |
3.2.2 助推臂和直推臂 | 第27页 |
3.2.3 翻转支撑梁 | 第27-28页 |
3.3 翻转机构作业过程 | 第28页 |
3.4 翻转机构作业优点 | 第2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4 运输车各总成建模与虚拟装配 | 第29-37页 |
4.1 Unigraphics NX软件 | 第29页 |
4.2 运输车总体建模 | 第29-33页 |
4.2.1 驾驶室建模 | 第30-31页 |
4.2.2 履带式行走机构建模 | 第31页 |
4.2.3 前段车架建模 | 第31-32页 |
4.2.4 翻转机构建模 | 第32页 |
4.2.5 后行走机构建模 | 第32页 |
4.2.6 其他建模 | 第32-33页 |
4.3 运输车总体装配 | 第33-36页 |
4.3.1 履带式行走机构装配 | 第34-35页 |
4.3.2 翻转机构装配 | 第35页 |
4.3.3 后行走机构装配 | 第35-36页 |
4.3.4 整体装配 | 第3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5 运输车翻转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37-44页 |
5.1 UG/Motion简介 | 第37-38页 |
5.1.1 连杆 | 第37页 |
5.1.2 材料 | 第37页 |
5.1.3 运动副 | 第37-38页 |
5.1.4 力 | 第38页 |
5.1.5 图表与电子表格 | 第38页 |
5.1.6 运动函数 | 第38页 |
5.2 运动仿真设置 | 第38-42页 |
5.2.1 设置连杆和材料 | 第39页 |
5.2.2 设置运动副 | 第39页 |
5.2.3 设置运动方案和运动驱动 | 第39-40页 |
5.2.4 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5.3 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42-4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6 运输车翻转支撑梁有限元分析 | 第44-55页 |
6.1 有限元分析法 | 第44页 |
6.2 ANSYS Workbench软件 | 第44-45页 |
6.3 翻转支撑梁的有限元静力学分析 | 第45-54页 |
6.3.1 线性静力分析理论基础 | 第45-46页 |
6.3.2 导入儿何模型 | 第46页 |
6.3.3 添加材料 | 第46-47页 |
6.3.4 网格划分 | 第47-49页 |
6.3.5 施加约束和载荷 | 第49页 |
6.3.6 分析结果 | 第49-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