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基于智慧水务的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改进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0页
        1.2.1 研究方法第10页
        1.2.2 研究内容第10页
    1.3 论文结构第10-12页
第二章 智慧水务简介及其关键技术第12-17页
    2.1 智慧水务简介第12页
    2.2 智慧水务总体框架第12-14页
        2.2.1 智慧水务总体框架介绍第12-13页
        2.2.2 智慧水务逻辑结构介绍第13-14页
    2.3 智慧水务中应用的主要信息技术第14-17页
        2.3.1 大数据技术第14-15页
        2.3.2 物联网技术第15-16页
        2.3.3 GIS地理信息系统第16-17页
第三章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化现状第17-23页
    3.1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现状第17-19页
        3.1.1 呼和浩特市供水业务第17页
        3.1.2 呼和浩特市排水业务第17-19页
    3.2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化现状第19-23页
        3.2.1 供排水信息化的意义第19页
        3.2.2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的构成第19-20页
        3.2.3 呼和浩特市供水信息系统现状第20-21页
        3.2.4 呼和浩特市排水信息系统现状第21-23页
第四章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总体框架改进第23-30页
    4.1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思路第23-24页
        4.1.1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存在的问题第23页
        4.1.2 呼和浩特市供排水信息系统总体框架改进思路第23-24页
    4.2 信息采集传输体系改进第24-26页
        4.2.1 概述第24页
        4.2.2 信息采集第24页
        4.2.3 信息传输第24页
        4.2.4 监测站点设备第24-26页
    4.3 信息共享体系改进第26-30页
        4.3.1 总体结构设计第26-27页
        4.3.2 存储内容第27-30页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供水信息系统改进第30-37页
    5.1 呼和浩特市供水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思路第30页
        5.1.1 呼和浩特市供水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第30页
        5.1.2 呼和浩特市供水信息系统改进思路第30页
    5.2 水资源管理系统设计第30-32页
        5.2.1 概述第30-31页
        5.2.2 功能设计第31页
        5.2.3 数据集中监控第31页
        5.2.4 水资源统计分析第31-32页
        5.2.5 应急管理第32页
    5.3 漏损管理系统设计第32-34页
        5.3.1 概述第32页
        5.3.2 主动漏损控制第32-34页
        5.3.3 基础信息管理第34页
    5.4 供水调度维护信息系统设计第34-37页
        5.4.1 业务调度第34-35页
        5.4.2 管网巡检第35页
        5.4.3 管网设施维护维修第35-37页
第六章 呼和浩特市排水信息系统改进第37-46页
    6.1 呼和浩特市排水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思路第37-38页
        6.1.1 呼和浩特市排水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第37页
        6.1.2 呼和浩特市排水信息系统改进思路第37-38页
    6.2 污水综合信息系统设计第38-43页
        6.2.1 概述第38页
        6.2.2 信息采集与运行监控第38-39页
        6.2.3 数据存储第39页
        6.2.4 系统设计第39-43页
    6.3 排涝防汛信息系统设计第43-46页
        6.3.1 概述第43-44页
        6.3.2 基础数据监测第44页
        6.3.3 分析、预案第44-45页
        6.3.4 决策指挥调度第45-4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7.1 结论第46-47页
        7.1.1 实现供排水设施信息化管理第46页
        7.1.2 完善供排水监测基础设施设备第46页
        7.1.3 完善信息系统功能第46-47页
    7.2 展望第47-48页
        7.2.1 社会效益第47页
        7.2.2 环境效益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丘陵地区中小城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法构建
下一篇:湖南省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现状评价及保护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