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附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创业板 | 第11-12页 |
·抑价及抑价率 | 第12-13页 |
·相关文献回顾 | 第13-18页 |
·信息不对称假说对抑价的解释 | 第13-14页 |
·信号传递假说对抑价的解释 | 第14-15页 |
·投机泡沫假说对抑价的解释 | 第15-16页 |
·其他解释抑价的假说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框架 | 第19-20页 |
第2章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20-32页 |
·理论分析基础 | 第20-23页 |
·有效市场理论 | 第20-21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抑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8页 |
·一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7页 |
·二级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32页 |
第3章 实证分析 | 第32-45页 |
·研究设计 | 第32-35页 |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32-33页 |
·变量选择和定义 | 第33-34页 |
·模型设计 | 第34-35页 |
·实证检验 | 第35-41页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异常点与强影响点检验 | 第36-37页 |
·自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37-38页 |
·KOM 和Bartlett’t 检验 | 第38页 |
·因子分析 | 第38-40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40-41页 |
·实证结果 | 第41-45页 |
第4章 降低我国创业板高抑价的政策建议 | 第45-48页 |
·促进一级市场的信息流通 | 第45-46页 |
·提高二级市场的有效性 | 第46-48页 |
·丰富二级市场的投资品种 | 第46页 |
·提高创业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 第46-47页 |
·创新创业板二级市场的交易制度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