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创业园项目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第13-20页
        1.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第13-17页
        1.2.2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效用第17页
        1.2.3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风险第17-18页
        1.2.4 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应用第18-19页
        1.2.5 研究评述第19-20页
    1.3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资产证券化融资基本理论第21-29页
    2.1 资产证券化融资基本理论第21-22页
        2.1.1 优序融资理论第21页
        2.1.2 信号传递理论第21-22页
    2.2 资产证券化运作理论第22-26页
        2.2.1 基础资产的筛选第22-23页
        2.2.2 特殊目的机构(SPV)的选择第23页
        2.2.3 信用增级第23-25页
        2.2.4 信用评级第25页
        2.2.5 证券销售第25-26页
        2.2.6 后续资产管理及信息披露第26页
    2.3 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第26-29页
第3章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项目融资现状及问题第29-42页
    3.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概述第29-34页
        3.1.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基本情况第29页
        3.1.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组织架构第29-30页
        3.1.3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业务情况第30-31页
        3.1.4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财务情况第31-34页
    3.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创业园项目概况及资金需求第34-35页
        3.2.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创业园项目概况第34-35页
        3.2.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创业园项目融资需求第35页
    3.3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项目融资现状第35-37页
        3.3.1 财政资金融资第35-36页
        3.3.2 银行贷款融资第36-37页
        3.3.3 企业债券融资第37页
    3.4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现存项目融资问题第37-39页
        3.4.1 融资渠道单一第37页
        3.4.2 融资成本较高第37-38页
        3.4.3 期限结构不合理第38-39页
        3.4.4 持续融资能力不足第39页
    3.5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项目融资问题成因第39-42页
        3.5.1 企业管理模式滞后第39-40页
        3.5.2 企业市场化进程受阻第40页
        3.5.3 企业资本运作乏力第40页
        3.5.4 企业融资渠道受限第40-42页
第4章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42-51页
    4.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必要性第42-44页
        4.1.1 拓宽融资渠道第42-43页
        4.1.2 降低融资成本第43-44页
        4.1.3 优化资金期限结构第44页
        4.1.4 优化资本结构第44页
    4.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第44-51页
        4.2.1 国家政策支持第45-46页
        4.2.2 市场蓬勃发展第46-47页
        4.2.3 具有可证券化资产第47-48页
        4.2.4 具有可借鉴经验第48-51页
第5章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方案设计第51-62页
    5.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目标和原则第51-52页
        5.1.1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目标第51页
        5.1.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原则第51-52页
    5.2 望城经开区建设公司资产证券化的流程设计第52-58页
        5.2.1 资产池构建第52-53页
        5.2.2 现金流分析第53页
        5.2.3 特殊目的机构(SPV)选择第53-54页
        5.2.4 交易结构设计第54-55页
        5.2.5 信用增级第55-57页
        5.2.6 产品设计第57-58页
    5.3 政策及操作风险第58-60页
        5.3.1 政策风险第58-59页
        5.3.2 操作风险第59-60页
    5.4 融资风险防范措施第60-62页
        5.4.1 内部防范措施第60-61页
        5.4.2 外部防范措施第61-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邻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决策改进研究
下一篇:公允价值模式下A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盈余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