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悬索桥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的发展 | 第13-16页 |
·弹性理论 | 第13-14页 |
·挠度理论 | 第14-15页 |
·有限位移理论 | 第15-16页 |
·悬索桥线形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16页 |
·论文工程背景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第2章 悬索桥主缆线形计算原理 | 第19-32页 |
·计算假定 | 第19-21页 |
·抛物线索段计算理论 | 第21-22页 |
·悬链线索段计算理论 | 第22-28页 |
·平面悬链线索段理论 | 第23-26页 |
·空间悬链线索段计算理论 | 第26-28页 |
·悬链线索段数值解法 | 第28-32页 |
第3章 空间主缆自锚式悬索桥成桥状态的确定方法 | 第32-46页 |
·引言 | 第32-34页 |
·成桥状态吊索合理竖向力的确定 | 第34-35页 |
·主缆精确找形的基本方程 | 第35-37页 |
·基本假定 | 第35页 |
·索段的状态方程和整体平衡方程 | 第35-36页 |
·分点的平衡方程 | 第36-37页 |
·主缆成桥状态的确定 | 第37-44页 |
·求解流程 | 第37-39页 |
·空间主缆线形变化刚度 | 第39-44页 |
·吊索水平分力(横向分力)的确定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第4章 空间主缆悬索桥水平母线索鞍设计位置计算方法研究 | 第46-54页 |
·引言 | 第46页 |
·计算理论 | 第46-50页 |
·基本假定 | 第46页 |
·计算方法 | 第46-48页 |
·计算公式 | 第48-50页 |
·求解过程 | 第50-53页 |
·牛顿—拉菲森迭代法 | 第50-52页 |
·计算步骤 | 第52页 |
·初值确定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第5章 江东大桥实桥算例 | 第54-70页 |
·引言 | 第54页 |
·江东大桥概述 | 第54-55页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5-57页 |
·主梁 | 第55-56页 |
·主塔 | 第56页 |
·预应力 | 第56页 |
·主缆 | 第56页 |
·吊索 | 第56-57页 |
·主索鞍 | 第57页 |
·散索鞍(套) | 第57页 |
·江东大桥计算结果 | 第57-69页 |
·江东大桥成桥计算结果 | 第57-64页 |
·江东大桥施工阶段计算结果 | 第64-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 | 第76页 |
一、攻读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
二、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教学、实践项目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