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0页
1 程序性合意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0-18页
    1.1 程序性合意制度概述第10-13页
        1.1.1 程序性合意的概念第10-11页
        1.1.2 程序性合意的性质界定第11-13页
    1.2 程序性合意制度的功能第13-15页
        1.2.1 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需要第13-14页
        1.2.2 缓解立案登记制下案件审理压力第14-15页
    1.3 程序性合意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5-18页
        1.3.1 公法私法化理论第15页
        1.3.2 程序主体性理论第15-16页
        1.3.3 当事人私权自治理论第16-18页
2 域外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的研究第18-23页
    2.1 代表性国家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第18-21页
        2.1.1 英国审理程序上的合意制度第18-19页
        2.1.2 美国的举证合意制度第19-20页
        2.1.3 德国的飞跃上诉及合意选择鉴定人制度第20页
        2.1.4 法国不受级别管辖限制的管辖协议第20-21页
    2.2 域外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21-23页
        2.2.1 提高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化的程度第21页
        2.2.2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的体系第21-23页
3 我国程序性合意的法律规定及不足之处第23-29页
    3.1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内容第23-26页
        3.1.1 协议管辖的合意第23-24页
        3.1.2 诉讼和解、执行和解的合意第24页
        3.1.3 证据方面的合意第24-25页
        3.1.4 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合意第25-26页
    3.2 程序性合意存在的不足之处第26-29页
        3.2.1 现有程序性合意的制度不健全第26页
        3.2.2 程序性合意的种类欠缺第26-27页
        3.2.3 程序性合意制度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第27-29页
4 民事诉讼程序性合意制度的完善建议第29-40页
    4.1 完善现有程序性合意制度第29-31页
        4.1.1 允许当事人合意选择更低级别的初审管辖法院第29-30页
        4.1.2 完善当事人合意选择鉴定人的程序第30页
        4.1.3 健全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转换的合意第30-31页
    4.2 增设新的程序性合意制度第31-36页
        4.2.1 增加关于证据程序上的合意第31-33页
        4.2.2 增设放弃型程序性合意制度第33-35页
        4.2.3 合意选择陪审员第35-36页
    4.3 完善程序性合意制度的配套措施第36-40页
        4.3.1 保证程序性合意的顺利履行第36-37页
        4.3.2 防止法院职权过度干预当事人程序性合意第37-38页
        4.3.3 程序性合意效力问题的认定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民事执行案件中职权主义破产的制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