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6页 |
一、守宫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16-31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1页 |
1.1.1 仪器 | 第16-17页 |
1.1.2 试剂与药材 | 第17页 |
1.1.3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 | 第17-18页 |
1.1.4 守宫多糖提取工艺的初探 | 第18-19页 |
1.1.5 四种方法提取多糖的活性初探 | 第19-20页 |
1.1.6 水提守宫多糖单因素实验 | 第20-21页 |
1.1.7 正交试验对守宫多糖提取工艺的优选 | 第21页 |
1.2 结果 | 第21-29页 |
1.2.1 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 第21-24页 |
1.2.2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4-25页 |
1.2.3 四种方法所得多糖活性初探结果 | 第25-26页 |
1.2.4 水提取守宫多糖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1.2.5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及结果 | 第27-29页 |
1.2.6 验证试验结果 | 第29页 |
1.3 讨论 | 第29-30页 |
1.4 小结 | 第30-31页 |
二、守宫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 | 第31-39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1-34页 |
2.1.1 仪器 | 第31页 |
2.1.2 试剂与药材 | 第31页 |
2.1.3 守宫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 第31-33页 |
2.1.4 守宫多糖脱色试验 | 第33页 |
2.1.5 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 | 第33-34页 |
2.1.6 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 | 第34页 |
2.2 结果 | 第34-37页 |
2.2.1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含量 | 第34页 |
2.2.2 脱蛋白方法考察 | 第34-35页 |
2.2.3 脱色结果考察 | 第35页 |
2.2.4 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 | 第35-36页 |
2.2.5 SephadexG-150凝胶柱层析 | 第36-37页 |
2.3 讨论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39页 |
三、守宫多糖的性质研究 | 第39-50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39-43页 |
3.1.1 仪器 | 第39页 |
3.1.2 试剂与药材 | 第39-40页 |
3.1.3 守宫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40页 |
3.1.4 守宫多糖的含量测定 | 第40页 |
3.1.5 守宫多糖硫酸基及含量的测定 | 第40-41页 |
3.1.6 多糖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1页 |
3.1.7 多糖官能团分析 | 第41页 |
3.1.8 多糖分子量测定 | 第41-42页 |
3.1.9 单糖组成分析 | 第42-43页 |
3.2 结果 | 第43-48页 |
3.2.1 守宫多糖理化性质分析 | 第43页 |
3.2.2 守宫多糖含量测定 | 第43页 |
3.2.3 硫酸基及含量测定 | 第43-44页 |
3.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44页 |
3.2.5 守宫多糖红外图谱 | 第44-45页 |
3.2.6 单糖分子量测定 | 第45-46页 |
3.2.7 单糖组成分析 | 第46-48页 |
3.3 讨论 | 第48-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综述 守宫的研究进展 | 第58-7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