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 | 第11-13页 |
1.1.1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 | 第12-13页 |
1.1.2 pH响应性聚合物 | 第13页 |
1.2 聚合物的拓扑结构 | 第13-15页 |
1.2.1 环形聚合物 | 第13-14页 |
1.2.2 线形-环形聚合物 | 第14-15页 |
1.3 原子转移(ATRP)自由基聚合简介 | 第15页 |
1.4 载药胶束 | 第15-16页 |
1.5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温度响应性、pH响应性两亲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合成 | 第17-22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7-20页 |
2.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17-19页 |
2.2.2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合成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1页 |
2.3.1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1HNMR表征 | 第20页 |
2.3.2 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表征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NVCL-b-PDEAEMA的性能研究 | 第22-34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2-25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3.2.2 聚合物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测定 | 第23页 |
3.2.3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第23-24页 |
3.2.4 聚合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测定 | 第24页 |
3.2.5 聚合物的pH响应性 | 第24页 |
3.2.6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体外药物控释 | 第24-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3.3.1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温度响应性能 | 第25-27页 |
3.3.2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27-29页 |
3.3.3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TEM | 第29-30页 |
3.3.4 嵌段共聚物l-PNVCL-b-PDEAEMA的pH响应性能 | 第30-31页 |
3.3.5 嵌段共聚物PNVCL-b-PDEAEMA的体外药物控释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环形均聚物c-PDEAEMA的合成 | 第34-41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4.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34页 |
4.2.2 末端带有炔基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PDEAEMA)的合成 | 第34-35页 |
4.2.3 末端带有炔基的/叠氮基的均聚物PDEAEMA的合成 | 第35页 |
4.2.4 末端带有炔基的线性均聚物前体与甲基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的环形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第35-3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4.3.1 线形l-PDEAEMA和环形聚合物c-PDEAEMA的~1H NMR比较 | 第36-37页 |
4.3.2 线形前体l-PDEAEMA和环形聚合物c-PDEAEMA的IR比较 | 第37-39页 |
4.3.3 环形聚合物c-PDEAEMA及线形聚合物l-PDEAEMA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征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环形均聚物c-PDEAEMA性能研究 | 第41-50页 |
5.1 引言 | 第4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5.2.2 均聚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第41页 |
5.2.3 均聚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测定 | 第41页 |
5.2.4 均聚物的~1H NMR实验 | 第41-42页 |
5.2.5 均聚物的pH响应性 | 第42页 |
5.2.6 均聚物l-PDEAEMA的滴定实验 | 第4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2-49页 |
5.3.1 均聚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第42-45页 |
5.3.2 均聚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测定 | 第45-46页 |
5.3.3 均聚物的~1H NMR实验 | 第46-47页 |
5.3.4 均聚物的粒径测定 | 第47-49页 |
5.3.5 均聚物l-PDEAEMA的滴定实验 | 第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6章 线性-环形嵌段共聚物(c-PNVCL)-b-PDEAEMA的合成 | 第50-58页 |
6.1 引言 | 第50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50-53页 |
6.2.1 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 | 第50-51页 |
6.2.2 炔酸的合成 | 第51页 |
6.2.3 缩酮的合成 | 第51页 |
6.2.4 炔基-缩酮的合成 | 第51页 |
6.2.5 含羟基引发剂的合成 | 第51-52页 |
6.2.6 含有羟基的环形PNVCL的合成 | 第52页 |
6.2.7 含有羟基的环形PNVCL大分子引发剂的合成 | 第52-53页 |
6.2.8 (c-PNVCL)-b-PDEAEMA的合成 | 第53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53-57页 |
6.3.1 蝌蚪形嵌段共聚物(c-PNVCL)-b-PDEAEMA的前体的IR比较 | 第53-55页 |
6.3.2 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 第55-5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7章 温度响应性、Ph响应性的线性-环形嵌段共聚物(c-PNVCL)-b-PDEAEMA的性能研究 | 第58-68页 |
7.1 引言 | 第58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7.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8页 |
7.2.2 聚合物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测定 | 第58页 |
7.2.3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第58-59页 |
7.2.4 聚合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测定 | 第59页 |
7.2.5 聚合物的pH响应性 | 第59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7页 |
7.3.1 蝌蚪形共聚物(c-PNVCL)-b-PDEAEMA和环形均聚物c-PNVCL-OH的温度响应性能 | 第59-62页 |
7.3.2 蝌蚪形共聚物(c-PNVCL)-b-PDEAEMA和环形均聚物c-PNVCL-OH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第62-64页 |
7.3.3 蝌蚪形共聚物(c-PNVCL)-b-PDEAEMA和环形均聚物c-PNVCL-OH的TEM | 第64-66页 |
7.3.4 蝌蚪形共聚物(c-PNVCL)-b-PDEAEMA的pH响应性能 | 第66-67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8-69页 |
8.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 | 第68页 |
8.2 本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