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第15-24页 |
2.1 三维激光扫描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2.2 三维激光扫描误差来源 | 第16-17页 |
2.3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分类 | 第17-21页 |
2.4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特点 | 第21-22页 |
2.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 | 第22-24页 |
2.5.1 工程测量领域 | 第22-23页 |
2.5.2 地质灾害的变形监测 | 第23页 |
2.5.3 应急服务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点云数据处理 | 第24-36页 |
3.1 点云数据配准概述 | 第24-25页 |
3.2 最小二乘三维曲面配准原理 | 第25-29页 |
3.2.1 估算模型 | 第26-28页 |
3.2.2 计算过程 | 第28-29页 |
3.3 八叉树空间索引概述 | 第29-33页 |
3.3.1 八叉树编码原理 | 第30-31页 |
3.3.2 邻域搜索 | 第31-33页 |
3.4 CloudCompare软件平台简介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危岩体表面线状特征提取与变形监测原理 | 第36-44页 |
4.1 点云表面特征提取概述 | 第36-37页 |
4.2 基于曲率的危岩体表面线状特征提取方法 | 第37-40页 |
4.2.1 点云法向量的估计 | 第37-38页 |
4.2.2 点云曲率的计算 | 第38-39页 |
4.2.3 特征点选取 | 第39页 |
4.2.4 特征增强 | 第39-40页 |
4.2.5 PCA(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平滑 | 第40页 |
4.3 危岩体变形监测基本原理 | 第40-42页 |
4.4 模拟实验 | 第42-43页 |
4.5 本文数据处理流程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4-57页 |
5.1 研究区概况 | 第44-45页 |
5.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45-46页 |
5.3 危岩体表面变形监测实验 | 第46-56页 |
5.3.1 危岩体表面整体变形监测 | 第46-51页 |
5.3.2 基于特征点的表面变形分析 | 第51-53页 |
5.3.3 基于线状特征的表面变形分析 | 第53-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