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深基坑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土钉墙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排桩锚杆支护结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西安地区深基坑支护形式选型 | 第15-17页 |
1.3.1 放坡开挖 | 第15页 |
1.3.2 土钉墙支护 | 第15页 |
1.3.3 悬臂式排桩支护 | 第15-16页 |
1.3.4 桩锚(撑)支护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西安地区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案例分析 | 第19-35页 |
2.1 设计案例 | 第19-27页 |
2.1.1 案例一 | 第19-22页 |
2.1.2 案例二 | 第22-23页 |
2.1.3 案例三 | 第23-27页 |
2.2 案例统计分析 | 第27-30页 |
2.3 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结构概述 | 第30-34页 |
2.3.1 概念与特点 | 第30页 |
2.3.2 传统的设计方法 | 第30-32页 |
2.3.3 传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2.3.4 数值分析在设计中的应用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 第35-46页 |
3.1 模型概况 | 第35-36页 |
3.1.1 基坑工程概况 | 第35页 |
3.1.2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3.2 基坑有限元分析模型 | 第36-42页 |
3.2.1 土体的本构模型 | 第36-38页 |
3.2.2 支护结构及界面参数 | 第38-39页 |
3.2.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39-40页 |
3.2.4 基坑施工过程模拟 | 第40-42页 |
3.3 基坑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42-45页 |
3.3.1 支护桩位移分析 | 第42-43页 |
3.3.2 坑外地表沉降分析 | 第43页 |
3.3.3 锚杆轴力分析 | 第43-44页 |
3.3.4 支护桩弯矩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土钉墙-桩锚联合支护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第46-61页 |
4.1 支护结构虚拟设计分析 | 第46-53页 |
4.1.1 锚杆预应力值 | 第46-47页 |
4.1.2 支护桩抗弯刚度 | 第47-49页 |
4.1.3 支护桩嵌固比 | 第49-50页 |
4.1.4 桩顶平台宽度 | 第50-51页 |
4.1.5 土钉墙相对高度 | 第51-53页 |
4.2 支护设计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53-56页 |
4.2.1 敏感度计算方法 | 第53-54页 |
4.2.2 敏感性分析结果 | 第54-56页 |
4.3 支护结构优化设计 | 第56-60页 |
4.3.1 优化设计方案 | 第56-57页 |
4.3.2 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