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8页 |
1.1 发光材料 | 第11-14页 |
1.1.1 单组分白光材料 | 第11-13页 |
1.1.2 变色发光材料 | 第13-14页 |
1.2 机械变色发光材料 | 第14-22页 |
1.2.1 有机物机械变色发光材料 | 第14-17页 |
1.2.2 过渡金属配合物机械变色发光材料 | 第17-22页 |
1.3 自恢复机械变色发光材料 | 第22-30页 |
1.4 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 | 第30-36页 |
1.4.1 有机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 | 第31-35页 |
1.4.2 一价金配合物聚集诱导发光(AIE)材料 | 第35-36页 |
1.5 本文的立题思想 | 第36-38页 |
第二章 苯异腈A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38-75页 |
2.1 前言 | 第38-3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9页 |
2.2.1 合成路线 | 第39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39-40页 |
2.2.3 实验部分 | 第40-4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74页 |
2.3.1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49-59页 |
2.3.2 目标配合物Ⅰ-1~Ⅰ-8的溶液光物理性质 | 第59-60页 |
2.3.3 目标配合物Ⅰ-1~Ⅰ-8的固态光物理性质 | 第60-61页 |
2.3.4 目标配合物Ⅰ-1~Ⅰ-4和Ⅰ-6~Ⅰ-8的机械变色性质 | 第61-66页 |
2.3.5 目标配合物Ⅰ-5的单一组分白光以及机械变色性质 | 第66-7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三章 苯二异腈双Au(Ⅰ)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75-131页 |
3.1 前言 | 第75-7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6-90页 |
3.2.1 合成路线 | 第76页 |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76-77页 |
3.2.3 实验部分 | 第77-9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30页 |
3.3.1 目标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90-106页 |
3.3.2 目标配合物Ⅱ-1~Ⅱ-9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 | 第106-118页 |
3.3.3 目标配合物Ⅱ-1~Ⅱ-9的固态光物理性质 | 第118-120页 |
3.3.4 目标配合物Ⅱ-1~Ⅱ-2的热至变色与机械变色性质 | 第120-123页 |
3.3.5 目标配合物Ⅱ-3的机械变色与配合物Ⅱ-4~Ⅱ-9的自恢复机械变色性质 | 第123-1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全文总结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研究成果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