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一、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2页 |
(二)实地调查 | 第12页 |
(三)比较研究法 | 第12-13页 |
四、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第13-17页 |
(一)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二)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五、调查地点选择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民族旅游发展与少数民族性别角色的理论研究 | 第19-28页 |
一、民族旅游 | 第19-25页 |
(一)民族文化是形成民族旅游的内在要素 | 第19-20页 |
(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 第20-22页 |
(三)传统文化旅游项目对目的地的影响 | 第22-25页 |
二、传统少数民族妇女的性别角色 | 第25-28页 |
(一)传统的经济角色 | 第25页 |
(二)传统的政治角色 | 第25-26页 |
(三)传统的家庭角色 | 第26页 |
(四)传统的教育角色 | 第26-27页 |
(五)传统的思想观念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民族旅游发展与西江苗族女性 | 第28-33页 |
一、西江苗寨概况 | 第28-29页 |
二、苗族女性参与民族旅游的形式 | 第29-33页 |
(一)苗族传统手工艺品 | 第30-31页 |
(二)民族歌舞表演 | 第31页 |
(三)家庭旅游接待 | 第31-33页 |
第四章 个案研究——以西江苗寨传统手工艺刺绣为例 | 第33-40页 |
一、黔东南雷山县西江苗族刺绣的起源与发展 | 第33-34页 |
二、苗族女性与刺绣 | 第34-36页 |
三、调查情况 | 第36-40页 |
第五章 民族旅游的参与给黔东南苗族女性带来的角色变迁 | 第40-46页 |
一、家庭层面 | 第40-42页 |
(一)女性直接的参与家庭管理 | 第40-41页 |
(二)家庭内部分工的调整 | 第41-42页 |
二、政治参与层面 | 第42-44页 |
三、文化层面 | 第44页 |
四、教育层面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访谈纲要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