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9页 | 
| 1.1 全球铁矿资源现状 | 第13-14页 | 
| 1.2 我国铁矿资源概况 | 第14-16页 | 
| 1.2.1 我国铁矿资源储量及分布 | 第14-15页 | 
| 1.2.2 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及类型 | 第15-16页 | 
| 1.3 微细粒铁矿分选的国内外现状 | 第16-24页 | 
| 1.3.1 微细粒弱磁性铁矿分选方法 | 第16-20页 | 
| 1.3.2 难选赤铁矿分选方法 | 第20-21页 | 
| 1.3.3 含碳酸盐铁矿石分选方法 | 第21-24页 | 
| 1.4 难选矿石絮凝剂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 1.5 论文选题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 第2章 试剂、仪器及试验方法 | 第29-37页 | 
| 2.1 试验物料 | 第29-32页 | 
| 2.1.1 赤铁矿单矿物的制备 | 第29-30页 | 
| 2.1.2 石英单矿物的制备 | 第30页 | 
| 2.1.3 菱铁矿单矿物的制备 | 第30-32页 | 
| 2.2 试验试剂 | 第32页 | 
| 2.3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 2.4 试验方法 | 第33-37页 | 
| 2.4.1 沉降试验 | 第33页 | 
| 2.4.2 浮选试验 | 第33-35页 | 
| 2.4.3 粒度分析 | 第35页 |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页 | 
| 2.4.5 黏度测定 | 第35-37页 | 
| 第3章 分散剂对菱铁矿分散效果影响研究 | 第37-57页 | 
| 3.1 微细粒菱铁矿单矿物沉降时间试验 | 第37-38页 | 
| 3.2 水玻璃对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效果影响 | 第38-42页 | 
| 3.2.1 水玻璃用量试验 | 第38-39页 | 
| 3.2.2 水玻璃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 | 第39-40页 | 
| 3.2.3 水玻璃对菱铁矿的分散作用研究 | 第40-42页 | 
| 3.3 柠檬酸对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效果影响 | 第42-45页 | 
| 3.3.1 柠檬酸用量试验 | 第43页 | 
| 3.3.2 柠檬酸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 | 第43-44页 | 
| 3.3.3 柠檬酸对菱铁矿的分散作用研究 | 第44-45页 | 
| 3.4 碳酸钠对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效果影响 | 第45-49页 | 
| 3.4.1 碳酸钠用量试验 | 第46页 | 
| 3.4.2 碳酸钠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 | 第46-48页 | 
| 3.4.3 碳酸钠对菱铁矿的分散作用研究 | 第48-49页 | 
| 3.5 六偏磷酸钠对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效果影响 | 第49-52页 | 
| 3.5.1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 第49-50页 | 
| 3.5.2 六偏磷酸钠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 | 第50-51页 | 
| 3.5.3 六偏磷酸钠对菱铁矿的分散作用研究 | 第51-52页 | 
| 3.6 CMC对微细粒菱铁矿的分散效果影响 | 第52-54页 | 
| 3.6.1 CMC用量试验 | 第52-53页 | 
| 3.6.2 CMC对菱铁矿的分散作用研究 | 第53-54页 | 
| 3.7 分散剂性能对比 | 第54页 | 
| 3.8 小结 | 第54-57页 | 
| 第4章 絮凝剂对菱铁矿絮凝效果影响研究 | 第57-75页 | 
| 4.1 菱铁矿单矿物油酸钠用量试验 | 第57-59页 | 
| 4.2 菱铁矿单矿物pH值条件试验 | 第59-61页 | 
| 4.2.1 pH值条件试验 | 第59-60页 | 
| 4.2.2 pH对金属Fe2+与油酸根离子作用能力的影响 | 第60-61页 | 
| 4.3 絮凝剂对微细粒菱铁矿絮凝浮选效果的影响 | 第61-70页 | 
| 4.3.1 玉米淀粉用量试验 | 第61-62页 | 
| 4.3.2 羧甲基淀粉用量试验 | 第62-63页 | 
| 4.3.3 磷酸酯淀粉用量试验 | 第63-64页 | 
| 4.3.4 氧化淀粉用量试验 | 第64-65页 | 
| 4.3.5 醋酸淀粉用量试验 | 第65-66页 | 
| 4.3.6 阳离子淀粉用量试验 | 第66-67页 | 
| 4.3.7 预糊化淀粉用量试验 | 第67页 | 
| 4.3.8 白糊精用量试验 | 第67-68页 | 
| 4.3.9 黄糊精用量试验 | 第68-69页 | 
| 4.3.10 聚丙烯酰胺用量试验 | 第69-70页 | 
| 4.4 絮凝剂性能对比 | 第70页 | 
| 4.5 絮凝剂对菱铁矿单矿物絮凝浮选的机理研究 | 第70-72页 | 
| 4.5.1 絮凝剂作用前后对菱铁矿表观粒度影响 | 第71页 | 
| 4.5.2 絮凝剂作用前后对菱铁矿黏度影响 | 第71-72页 | 
| 4.6 小结 | 第72-75页 | 
| 第5章 提高人工混合矿“分步浮选”回收率研究 | 第75-91页 | 
| 5.1 分散剂对“分步浮选”的影响研究 | 第75-78页 | 
| 5.1.1 水玻璃对“分步浮选”的影响试验 | 第75-77页 | 
| 5.1.2 柠檬酸对“分步浮选”的影响试验 | 第77-78页 | 
| 5.2 絮凝剂对“分步浮选”的影响研究 | 第78-81页 | 
| 5.2.1 醋酸淀粉对“分步浮选”的影响试验 | 第78-79页 | 
| 5.2.2 阳离子淀粉对“分步浮选”的影响试验 | 第79-80页 | 
| 5.2.3 预糊化淀粉对“分步浮选”的影响试验 | 第80-81页 | 
| 5.3 “分步浮选”优化条件试验 | 第81-87页 | 
| 5.3.1 正浮选过程中捕收剂油酸钠用量试验 | 第81-83页 | 
| 5.3.2 反浮选过程中捕收剂油酸钠用量试验 | 第83-84页 | 
| 5.3.3 反浮选过程中活化剂CaC12用量试验 | 第84-85页 | 
| 5.3.4 反浮选过程中抑制剂玉米淀粉用量试验 | 第85-86页 | 
| 5.3.5 反浮选过程中pH值条件试验 | 第86-87页 | 
| 5.4 浮选试验指标对比 | 第87-88页 | 
| 5.5 表观粒度测定 | 第88页 | 
| 5.6 小结 | 第88-91页 | 
| 第6章 药剂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91-99页 | 
| 6.1 作用体系模型构建 | 第91-93页 | 
| 6.2 作用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93-94页 | 
| 6.3 作用体系相互作用能计算 | 第94-98页 | 
| 6.4 小结 | 第98-9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 致谢 | 第107-109页 | 
|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和获得奖励 | 第109页 | 
| 一、发表论文 | 第109页 | 
| 二、获得奖励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