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背景下Y煤业公司纳税筹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4-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4-15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5页
        1.2.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第19-31页
    2.1 文献综述第19-24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19-20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0-23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3-24页
    2.2 纳税筹划概述第24-26页
        2.2.1 纳税筹划的概念第24页
        2.2.2 纳税筹划的原则第24-25页
        2.2.3 纳税筹划的主要方法第25-26页
    2.3 “营改增”后煤炭企业相关税收政策梳理第26-28页
        2.3.1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政策调整第26-27页
        2.3.2 资源税从价计征政策第27页
        2.3.3 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第27-28页
    2.4 相关理论基础第28-31页
        2.4.1 契约理论第28-29页
        2.4.2 博弈论第29页
        2.4.3 税收价格理论第29-30页
        2.4.4 公平理论第30-31页
3 “营改增”后Y公司纳税筹划现状分析第31-43页
    3.1 Y公司基本情况第31-35页
        3.1.1 公司简介及行业背景第31-32页
        3.1.2 公司财务状况第32-35页
    3.2 “营改增”后Y公司涉税情况第35-38页
        3.2.1 Y公司“营改增”后纳税结构第35-36页
        3.2.2 Y公司“营改增”后税负水平第36-38页
    3.3 “营改增”后Y公司纳税筹划现状第38-40页
        3.3.1 “营改增”后Y公司纳税筹划的现有优势第38-39页
        3.3.2 “营改增”后Y公司纳税筹划存在的问题第39-40页
    3.4 “营改增”后Y公司纳税筹划问题原因分析第40-43页
        3.4.1 缺少整体纳税筹划目标规划第40-41页
        3.4.2 没有专门的纳税筹划岗位第41页
        3.4.3 纳税筹划忽视部门合作第41-42页
        3.4.4 纳税筹划方式单一且不能适应新的纳税环境第42页
        3.4.5 煤炭行业业务复杂使增值税发票取得困难第42-43页
4 “营改增”背景下Y公司纳税筹划的方案设计第43-54页
    4.1 Y公司纳税筹划的总体规划第43-44页
        4.1.1 确定纳税筹划目标第43-44页
        4.1.2 制定纳税筹划流程第44页
    4.2 Y公司增值税的纳税筹划第44-48页
        4.2.1 扩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第44-46页
        4.2.2 选择恰当的结算方式递延纳税第46-47页
        4.2.3 设立独立运输公司享受低税率优惠第47-48页
    4.3 Y公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第48-52页
        4.3.1 利用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第48-49页
        4.3.2 科学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第49-51页
        4.3.3 专用设备投资抵免应纳税额第51-52页
    4.4 Y公司其他税种的纳税筹划第52-54页
        4.4.1 资源税的纳税筹划第52页
        4.4.2 印花税的纳税筹划第52-54页
5 “营改增”背景下Y公司纳税筹划方案保障策略第54-58页
    5.1 组织保障策略第54-55页
        5.1.1 设置税收专岗负责纳税筹划方案的拟定实施第54页
        5.1.2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第54-55页
    5.2 技术保障策略第55-56页
        5.2.1 运用多样化的纳税筹划手段第55页
        5.2.2 及时更新煤炭企业税收政策相关信息库第55-56页
        5.2.3 引进各类人才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第56页
    5.3 制度保障策略第56-58页
        5.3.1 建立严格的索要发票制度第56-57页
        5.3.2 强化纳税筹划者履责监督制度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银行贷前尽职调查报告优化研究--以W企业为例
下一篇:江淮汽车财务战略研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