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概述 | 第9-12页 |
1.1 荧光基团的分类 | 第9-12页 |
1.1.1 香豆素类 | 第9页 |
1.1.2 二苯乙烯类 | 第9-10页 |
1.1.3 罗丹明类 | 第10页 |
1.1.4 萘二甲酰亚胺类 | 第10页 |
1.1.5 BODIPY类 | 第10-12页 |
2 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2.1 检测生物硫醇的意义 | 第12页 |
2.2 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3 研究构想 | 第18-20页 |
4 实验部分 | 第20-41页 |
4.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第20-2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20页 |
4.1.2 实验药品 | 第20-22页 |
4.2 合成步骤 | 第22-35页 |
4.2.1 中间体4-硝基-1,8-萘二甲酸酐的合成 | 第22页 |
4.2.2 中间体AN-取代-4-硝基-1,8-萘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第22-25页 |
4.2.3 中间体BN-取代基-4-氨基-1,8-萘二甲酰亚胺的合成 | 第25-29页 |
4.2.4 目标产物的合成 | 第29-35页 |
4.3 化合物紫外检测实验 | 第35-36页 |
4.3.1 分析仪器及材料 | 第35页 |
4.3.2 实验操作 | 第35-36页 |
4.4 化合物荧光检测实验 | 第36-40页 |
4.4.1 分析仪器及实验药品 | 第36-37页 |
4.4.2 实验操作 | 第37-40页 |
4.5 生物细胞成像实验 | 第40-41页 |
4.5.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第40页 |
4.5.2 实验操作 | 第40-41页 |
5 结果和讨论 | 第41-57页 |
5.1 合成讨论 | 第41-45页 |
5.1.1 中间体4-硝基-1,8-萘二甲酸酐的合成讨论 | 第41-43页 |
5.1.2 N-甲氧基-4(1H-吡咯-2,5-二酮-1-基)-1,8-萘二甲酸酐(c21)合成讨论 | 第43-44页 |
5.1.3 4-氨基-N-(对羧基苯基)-1,8-萘二甲酰亚胺(b22)的合成问题讨论 | 第44-45页 |
5.2 取代基对化合物紫外光谱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 化合物荧光性能讨论 | 第47-55页 |
5.3.1 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光谱的影响 | 第47-50页 |
5.3.2 探针对半胱氨酸的选择性识别 | 第50-52页 |
5.3.3 探针的响应时间 | 第52-53页 |
5.3.4 pH对探针的影响 | 第53页 |
5.3.5 探针对半胱氨酸的荧光光谱 | 第53-55页 |
5.4 化合物细胞成像问题讨论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附录 | 第63-10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04-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