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1章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概述 | 第11-17页 |
| ·跨国并购的涵义 | 第11-13页 |
| ·并购的涵义 | 第11页 |
| ·跨国并购的涵义 | 第11-12页 |
| ·跨国并购的类型 | 第12-13页 |
|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 | 第13-17页 |
|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涵义 | 第13页 |
|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特点 | 第13-14页 |
|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类别 | 第14-15页 |
|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对跨国并购的影响 | 第15-17页 |
| 第2章 目标企业反并购法律风险 | 第17-23页 |
| ·目标企业反并购法律风险的涵义 | 第17页 |
| ·目标企业反并购措施的合法化分析 | 第17-19页 |
| ·以美国为代表的宽松立法 | 第17-18页 |
| ·以英国为代表的严格立法 | 第18页 |
| ·其他国家的立法 | 第18-19页 |
| ·反并购措施的手段 | 第19-21页 |
| ·"股份回购" | 第19页 |
| ·寻找"白衣骑士" | 第19-20页 |
| ·"金色降落伞" | 第20页 |
| ·"毒药丸计划" | 第20页 |
| ·出售"皇冠上的明珠" | 第20-21页 |
| ·"焦土战术" | 第21页 |
| ·"并购收购者" | 第21页 |
| ·实施反并购措施给并购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 | 第21-23页 |
| 第3章 东道国法律风险 | 第23-32页 |
| ·东道国反垄断法律风险 | 第23-26页 |
| ·东道国反垄断法律风险内涵 | 第23页 |
| ·东道国反垄断法规制跨国并购的内容 | 第23-25页 |
| ·东道国实施反垄断法律风险给并购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东道国公司法与证券法法律风险 | 第26-28页 |
| ·东道国公司法、证券法对跨国并购的管制 | 第26-28页 |
| ·东道国公司法、证券的管制给并购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28页 |
| ·东道国外资法律风险 | 第28-30页 |
| ·东道国外资法对跨国并购的管制 | 第28-30页 |
| ·东道国外资法的管制给并购企业带来的影响 | 第30页 |
| ·东道国特别法律风险 | 第30-32页 |
| ·在发达国家并购的特别法律风险 | 第30-31页 |
| ·在发展中国家并购的特别法律风险 | 第31-32页 |
| 第4章 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32-38页 |
| ·并购企业针对跨国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32-36页 |
| ·调查目标企业的状况 | 第32-33页 |
| ·签订完善的并购协议 | 第33-34页 |
| ·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和市场 | 第34-35页 |
| ·熟悉东道国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 | 第35页 |
| ·谨慎合理利用规避措施 | 第35-36页 |
| ·并购企业母国在防范和应对跨国并购法律风险中的作用 | 第36-38页 |
| ·体制上的支持 | 第36页 |
| ·海外投资保证制度 | 第36-37页 |
| ·信息方面的支持和保护 | 第37页 |
| ·外交方面的支持和保护 | 第37-38页 |
| 第5章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应对 | 第38-46页 |
| ·我国外资并购的发展历程 | 第38-39页 |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风险 | 第39-40页 |
| ·企业外部法律风险和企业内部法律风险 | 第39页 |
| ·并购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并购后的法律风险 | 第39-40页 |
| ·一般法律风险和额外法律风险 | 第40页 |
| ·中国企业因法律风险导致跨国并购失败案例评析 | 第40-42页 |
| ·"中海油并购优尼科"案 | 第40-41页 |
| ·"中铝收购力拓"案 | 第41-42页 |
|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2-46页 |
| ·我国企业针对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2-43页 |
| ·我国政府针对企业海外并购法律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