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代码级横切关注点挖掘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6页
    1.1 课题背景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2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3 挖掘方法分类及比较第20-22页
    1.3 研究方向第22-2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 论文结构第24-26页
第2章 横切关注点挖掘相关技术第26-32页
    2.1 面向方面编程(AOP)第26-28页
        2.1.1 AOP基本概念第26页
        2.1.2 AOP的优点第26-28页
    2.2 面向方面挖掘第28-29页
    2.3 面向方面重构第29-32页
        2.3.1 AOP重构的过程第29-30页
        2.3.2 AOP重构的原则第30-32页
第3章 结合扇入分析和改进系统依赖图的方面挖掘技术(FIMS)第32-48页
    3.1 扇入分析(Fan-In)第32-35页
        3.1.1 扇入值第32-34页
        3.1.2 扇入分析的阀值第34页
        3.1.3 扇入分析过程第34-35页
    3.2 基于程序依赖图方面挖掘方法第35-39页
        3.2.1 程序依赖图(PDG)第35-37页
        3.2.2 程序依赖图方面挖掘过程第37-38页
        3.2.3 程序依赖图方面挖掘方法分析第38-39页
    3.3 结合扇入分析和改进系统依赖图方面挖掘算法(FIMS)第39-46页
        3.3.1 横切关注点本质特征第40页
        3.3.2 改进的系统依赖图及其构建(M-SDG)第40-41页
        3.3.3 具体实现步骤第41-43页
        3.3.4 方面挖掘示例第43-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FIMS的实现第48-66页
    4.1 FINT工具第48-50页
    4.2 Soot框架介绍第50-51页
    4.3 程序依赖性分析实现第51-57页
        4.3.1 指向性分析(Points-To Analysis)第52-53页
        4.3.2 副作用分析(Side Effect Analysis)第53-55页
        4.3.3 程序依赖性分析第55-57页
    4.4 方面挖掘方法的详细实现过程第57-64页
        4.4.1 数据结构及对象空间的表示第57-60页
        4.4.2 系统依赖图结构详细设计第60-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实例研究和分析第66-78页
    5.1 实验结果第66-69页
        5.1.1 实验用例JHot Draw第66-68页
        5.1.2 实验用例HSQLDB第68-69页
    5.2 挖掘方法综合性分析第69-74页
    5.3 与其他挖掘方法比较第74-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2页
    6.1 工作总结第78-79页
    6.2 不足和改进第79-80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智能手机的规模定制版本控制与实现
下一篇:运动状态下车牌识别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