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内科护理学论文

缩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钝针瘘道形成时间的护理干预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第13-16页
    1.2 相关概念第16-18页
        1.2.1 血液透析第16页
        1.2.2 动静脉内瘘第16-17页
        1.2.3 钝针瘘道第17-18页
        1.2.4 心理疗法第18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9-32页
    2.1 研究对象第19页
        2.1.1 纳入标准第19页
        2.1.2 排除标准第19页
    2.2 测量工具第19-21页
        2.2.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第19-20页
        2.2.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第20页
        2.2.3 疼痛脸谱量表第20-21页
    2.3 研究方法第21-30页
        2.3.1 干预前的准备第21页
        2.3.2 干预措施第21-30页
    2.4 质量控制第30-31页
        2.4.1 研究开始前的准备第30页
        2.4.2 问卷的发放与收集第30-31页
        2.4.3 数据整理及统计学分析第31页
    2.5 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3章 结果第32-40页
    3.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第32-34页
    3.2 组内比较第34-35页
        3.2.1 干预组组内患者不同穿刺时间焦虑抑郁比较第34页
        3.2.2 干预组穿刺三次时与钝针瘘道形成时患者穿刺疼痛情况比较第34页
        3.2.3 对照组组内患者不同穿刺时间焦虑抑郁比较第34-35页
        3.2.4 对照组穿刺三次时与钝针瘘道形成时患者穿刺疼痛情况比较第35页
    3.3 组间比较第35-39页
        3.3.1 穿刺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第35-36页
        3.3.2 穿刺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的比较第36页
        3.3.3 穿刺三次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第36-37页
        3.3.4 穿刺三次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的比较第37页
        3.3.5 钝针瘘道形成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比较第37页
        3.3.6 钝针瘘道形成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疼痛情况的比较第37-38页
        3.3.7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去痂时间的比较第38页
        3.3.8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去痂疼痛效果的比较第38-39页
    3.4 干预组与对照组钝针瘘道形成时间比较第39-40页
第4章 讨论第40-46页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40页
    4.2 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研究第40页
    4.3 干预组与对照组组内患者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第40-41页
    4.4 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比较研究第41-42页
    4.5 干预组与对照组组间患者疼痛情况比较研究第42-43页
    4.6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钝针瘘道瘘口不同去痂方法时间与疼痛对比研究第43-44页
        4.6.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钝针瘘道瘘口去痂时间比较第43页
        4.6.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钝针瘘道瘘口去痂疼痛比较第43-44页
    4.7 护理干预缩短钝针瘘道形成时间第44-45页
    4.8 本研究的不足和局限性第45-46页
第5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附录第53-57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男性戒毒人员自悯、心理灵活性与抑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
下一篇: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中不同耐药表型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