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工布乌头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工布乌头简介 | 第9-10页 |
| 1.1.1 工布乌头的形态特征 | 第9页 |
| 1.1.2 工布乌头的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 1.2 工布乌头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1.3 遗传多样性 | 第11-12页 |
| 1.3.1 遗传多样性简介 | 第11页 |
| 1.3.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1.3.3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 1.4 AFLP分子标记技术 | 第12-13页 |
| 1.5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第13-14页 |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5-25页 |
| 2.1 材料来源 | 第15页 |
| 2.2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5-16页 |
| 2.3 AFLP分子标记技术 | 第16-21页 |
| 2.3.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16-18页 |
| 2.3.2 实验方法 | 第18-19页 |
| 2.3.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19-20页 |
| 2.3.4 数据统计 | 第20-21页 |
| 2.4 ISSR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5页 |
| 2.4.1 植物材料及DNA提取 | 第21页 |
| 2.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1页 |
| 2.4.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 2.4.4 凝胶电泳 | 第24页 |
| 2.4.5 数据统计 | 第24-25页 |
| 3 结果和分析 | 第25-44页 |
| 3.1 采用AFLP技术的结果与分析 | 第25-34页 |
| 3.1.1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25页 |
| 3.1.2 PCR扩增体系 | 第25-29页 |
| 3.1.3 AFLP多态性分析 | 第29-34页 |
| 3.2 ISSR结果和分析 | 第34-41页 |
| 3.2.1 PCR扩增体系 | 第34-36页 |
| 3.2.2 ISSR多态性分析 | 第36-41页 |
| 3.3 讨论 | 第41-44页 |
| 3.3.1 工布乌头叶片的DNA提取 | 第41页 |
| 3.3.2 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1-42页 |
| 3.3.3 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2-44页 |
| 4 结论 | 第44-46页 |
| 4.1 AFLP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页 |
| 4.2 ISSR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4-45页 |
| 4.3 AFLP和ISSR的比较分析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