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黄陵县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论文布局 | 第16-18页 |
2 研究概况及理论基础 | 第18-2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形分析 | 第18-20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20页 |
2.2 研究概念定义 | 第20-21页 |
2.2.1 土地利用概念 | 第20页 |
2.2.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 第20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整体观念 | 第21页 |
2.3 GIS+RS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5页 |
2.3.1 GIS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2.3.2 RS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2.4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预测 | 第25-26页 |
2.4.1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5页 |
2.4.2 土地利用类型预测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数据处理与土地分类 | 第27-34页 |
3.1 数据来源介绍 | 第27-28页 |
3.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第28-30页 |
3.2.1 辐射定标 | 第28页 |
3.2.2 大气校正 | 第28-29页 |
3.2.3 几何精校正 | 第29页 |
3.2.4 影像裁剪 | 第29-30页 |
3.3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 第30-33页 |
3.3.1 分类原则 | 第30页 |
3.3.2 遥感图像分类 | 第30-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基于ArcGIS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34-54页 |
4.1 土地利用面积提取及变化分析 | 第34-37页 |
4.2 叠加分析法对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 第37-44页 |
4.2.1 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第37-39页 |
4.2.2 不同时期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第39-44页 |
4.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总体态势 | 第44-46页 |
4.3.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 | 第44-45页 |
4.3.2 单类土地年变化率 | 第45页 |
4.3.3 年综合变化率 | 第45-46页 |
4.4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第46-53页 |
4.4.1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选择 | 第46-47页 |
4.4.2 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第47-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土地利用动态模拟研究 | 第54-60页 |
5.1 土地利用面积预测 | 第54-58页 |
5.1.1 土地利用预测数据准备 | 第54-56页 |
5.1.2 土地利用预测及精度验证 | 第56-58页 |
5.2 研究区2021年土地利用预测 | 第58-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1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0页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