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1.1 柑橘贮藏运输的现状 | 第8页 |
1.2 微生物防治在柑橘保鲜上的应用 | 第8-13页 |
1.2.1 微生物防治的历程 | 第8-9页 |
1.2.2 微生物防治的作用机制 | 第9-10页 |
1.2.2.1 拮抗作用 | 第10页 |
1.2.2.2 竞争作用 | 第10页 |
1.2.2.3 寄生作用 | 第10页 |
1.2.2.4 诱导抗性 | 第10页 |
1.2.3 拮抗微生物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3.1 利用拮抗菌控制果蔬采后病害 | 第11页 |
1.2.3.2 拮抗微生物的增效措施 | 第11-12页 |
1.2.4 微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 第12-13页 |
1.3 活性成分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 | 第13-14页 |
1.4 物质结构鉴定的常用技术 | 第14-15页 |
1.4.1 紫外光谱 | 第14页 |
1.4.2 红外光谱 | 第14页 |
1.4.3 质谱分析 | 第14页 |
1.4.4 核磁共振 | 第14-15页 |
1.5 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 | 第15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类芽孢杆菌YS-1 抗菌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 第16-30页 |
2.1 材料和试剂 | 第16-17页 |
2.1.1 菌株 | 第16页 |
2.1.2 培养基 | 第16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2.1.4 液相色谱柱和层析填料 | 第16页 |
2.1.5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6-17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2.1 菌株培养 | 第17页 |
2.2.1.1 活化菌株 | 第17页 |
2.2.1.2 拮抗菌发酵 | 第17页 |
2.2.2 抑菌实验 | 第17页 |
2.2.3 HPLC测定样品成分 | 第17-18页 |
2.2.4 抗菌物质发酵和预处理 | 第18页 |
2.2.5 抗菌物质的粗分离方法的选择 | 第18页 |
2.2.5.1 硫酸铵沉淀 | 第18页 |
2.2.5.2 有机溶剂萃取 | 第18页 |
2.2.5.3 酸法沉淀和乙醇沉淀 | 第18页 |
2.2.6 用硅胶柱层析对粗提物进行分段 | 第18页 |
2.2.7 活性部位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 | 第18-19页 |
2.2.7.1 点板确定粗提物的适宜展开剂 | 第18-19页 |
2.2.7.2 过Sephadex LH-20凝胶柱 | 第19页 |
2.2.8 有活性的馏分(Fr.6)的硅胶柱层析 | 第1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8页 |
2.3.1 活性物质的粗分离条件选择 | 第19-21页 |
2.3.1.1 硫酸铵沉淀法 | 第19-20页 |
2.3.1.2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20页 |
2.3.1.3 酸沉淀法 | 第20页 |
2.3.1.4 乙醇沉淀法 | 第20-21页 |
2.3.2 粗提物分段方法研究 | 第21-23页 |
2.3.3 凝胶柱层析 | 第23-25页 |
2.3.4 活性部分Fr.6 的硅胶柱层析 | 第25-28页 |
2.3.4.1 淋洗剂的选择 | 第25页 |
2.3.4.2 硅胶柱层析分离结果 | 第25-26页 |
2.3.4.3 硅胶柱纯化 | 第26-28页 |
2.4 讨论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2.5.1 建立了类芽孢杆菌YS-1 的抗菌活性成Fr.6A的分离纯化的方法 | 第28-29页 |
2.5.2 确定了类芽孢杆菌YS-1 抗菌物质Fr.6A的抑菌活性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类芽孢杆菌YS-1 的抗菌物质结构鉴定 | 第30-35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3.1.1 材料 | 第30页 |
3.1.1.1 仪器 | 第30页 |
3.1.1.2 材料与试剂 | 第30页 |
3.1.2 方法 | 第30-31页 |
3.1.2.1 核磁共振技术分析 | 第30页 |
3.1.2.2 质谱检测 | 第30-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2.1 核磁共振分析 | 第31页 |
3.2.2 质谱测定分析 | 第31-34页 |
3.3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胞嘧啶及其结构类似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第35-4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4.1.1 材料 | 第35页 |
4.1.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4.1.1.2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4.1.2.1 离体抑菌实验 | 第35页 |
4.1.2.2 活体损伤接种 | 第35-36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4.2.1 离体抑菌实验 | 第36-37页 |
4.2.2 活体损伤接种 | 第37-39页 |
4.3 小结 | 第39-40页 |
全文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