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言 | 第14-25页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1、实用主义 | 第14-15页 |
2、外交政策 | 第15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5-17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5页 |
1、研究目标 | 第22页 |
2、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3、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23页 |
4、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一章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 | 第25-41页 |
一、实施背景 | 第25-32页 |
1、曲折独特的建国经历 | 第25-27页 |
2、独特的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3、独立后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 第28-30页 |
4、李光耀个人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 第30-32页 |
二、主要内容 | 第32-41页 |
1、维护国家生存与安全 | 第32-33页 |
2、捍卫经济利益 | 第33-35页 |
3、重视同邻国关系,加强区域合作 | 第35-37页 |
4、大国平衡外交 | 第37-39页 |
5、不结盟外交 | 第39-41页 |
第二章: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谨慎的对华外交政策(1965-1975) | 第41-59页 |
一、影响因素 | 第42-47页 |
1、独立初期险峻的安全环境 | 第42-43页 |
2、华人占主体的特殊国情 | 第43-45页 |
3、东南亚国家的排华浪潮 | 第45-47页 |
二、对华外交政策的展开 | 第47-56页 |
1、政治上同中国谨慎接触,但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第47-50页 |
2、发展对华经贸,中新经济关系开始起步 | 第50-54页 |
3、人文等领域限制同中国往来 | 第54-56页 |
三、对新加坡的影响 | 第56-59页 |
1、维护了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 | 第56-57页 |
2、有效缓解了邻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忧虑 | 第57-59页 |
第三章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积极的对华外交政策(196-1990) | 第59-77页 |
一、影响因素 | 第59-63页 |
1、印度尼西亚同中国建交 | 第59-60页 |
2、文革后中国国内外政策的调整 | 第60-62页 |
3、东南亚局势的变化 | 第62-63页 |
二、对华外交政策的展开 | 第63-73页 |
1、政治上同中国高层交往频繁,最终与中国建交 | 第63-66页 |
2、经济上全面发展对华经贸与合作 | 第66-70页 |
3、人文领域加强同中国的沟通与交流 | 第70-73页 |
三、对新加坡的影响 | 第73-77页 |
1、提升了新加坡的国际地位 | 第73-75页 |
2、促进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 第75-77页 |
第四章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的对台政策 | 第77-90页 |
一、军事交往优于政治和经济交往 | 第77-86页 |
1、军事合作紧密 | 第77-79页 |
2、政治交往频繁 | 第79-81页 |
3、经贸合作密切 | 第81-86页 |
二、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搞平衡外交 | 第86-90页 |
1、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 第86-88页 |
2、平衡外交 | 第88-90页 |
第五章 :李光耀时期新加坡对华外交政策的特点 | 第90-97页 |
一、打造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 | 第90-92页 |
二、建立在李光耀和邓小平的良好关系上 | 第92-94页 |
三、配合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实施 | 第94-97页 |
结语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