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油画艺术语言的沿袭与派生 | 第11-14页 |
(一)传统油画语言的写实性 | 第11页 |
(二)近现代油画语言的表现性 | 第11-12页 |
(三)现当代油画语言的多元性 | 第12-13页 |
(四)装饰性油画语言的衍生 | 第13-14页 |
二、装饰性油画语言的审美特征 | 第14-20页 |
(一)装饰性油画语言的平面性 | 第14-15页 |
(二)装饰性油画语言的主观性 | 第15-16页 |
(三)装饰性油画语言的象征性 | 第16页 |
(四)装饰性油画语言的夸张性 | 第16-17页 |
(五)装饰性油画语言的抽象性 | 第17-18页 |
(六)装饰性油画语言的表现性 | 第18-20页 |
三、西方油画中装饰性语言的运用 | 第20-28页 |
(一)西方古典绘画中的装饰性语言雏形 | 第20-21页 |
(二)“后印象派”及“原始主义”画派中的装饰性油画语言 | 第21-23页 |
(三)西方现当代油画的装饰性语言运用案例 | 第23-28页 |
1.“野兽派”画家亨利·马蒂斯 | 第23-24页 |
2.“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 第24-25页 |
3.“冷抽象”画家彼埃·蒙德里安 | 第25-26页 |
4.超现实主义画家保罗·克利与胡安·米洛 | 第26-28页 |
四、装饰性语言对东方油画的影响 | 第28-36页 |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装饰性语言 | 第28页 |
(二)现当代中国油画对装饰性语言的借鉴 | 第28-32页 |
1.庞熏琹的装饰性油画 | 第28-29页 |
2.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 | 第29-30页 |
3.吴冠中油画的装饰性语言 | 第30-31页 |
4.王怀庆与他的“明代家具”油画创作 | 第31页 |
5.民国遗风的女画家潘玉良 | 第31-32页 |
(三)“东洋”油画中装饰性语言运用的代表画家 | 第32-34页 |
1.草间弥生 | 第32-33页 |
2.村上隆 | 第33-34页 |
(四)装饰性油画语言对笔者绘画创作的启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注释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