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绪论 | 第9-18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传送皮带撕裂的原因 | 第10页 |
1.3 传送皮带撕裂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 第10-14页 |
1.4 传送皮带裂纹检测的意义 | 第14-15页 |
1.5 传送皮带裂纹图像检测的流程 | 第15页 |
1.6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7 论文结构 | 第16-18页 |
2.裂纹图像的采集 | 第18-26页 |
2.1 图像数字化 | 第18-20页 |
2.1.1 采样 | 第18-19页 |
2.1.2 量化 | 第19-20页 |
2.2 传送皮带裂纹检测的原理 | 第20-21页 |
2.3 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 | 第21页 |
2.4 图像采集装置的组成 | 第21-24页 |
2.4.1 摄像机 | 第21-24页 |
2.4.2 光源 | 第24页 |
2.5 图像的标定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3.裂纹图像的预处理 | 第26-31页 |
3.1 对比度增强 | 第26页 |
3.2 图像的噪声分类 | 第26-27页 |
3.3 图像平滑 | 第27-30页 |
3.3.1 均值滤波 | 第28页 |
3.3.2 中值滤波 | 第28-30页 |
3.3.3 平滑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裂纹图像的分割 | 第31-40页 |
4.1 阈值分割 | 第31-32页 |
4.2 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 | 第32-33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 | 第33-34页 |
4.3.1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33页 |
4.3.2 遗传算法的基本操作 | 第33-34页 |
4.3.3 基于遗传算法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流程 | 第34页 |
4.4 基于改进猴王遗传算法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 | 第34-38页 |
4.4.1 猴王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4.4.2 猴王遗传算法的计算流程 | 第35-36页 |
4.4.3 猴王遗传算法的改进 | 第36-37页 |
4.4.4 基于改进猴王遗传算法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流程 | 第37-38页 |
4.5 图像分割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5.裂纹图像特征的数学形态学描述与识别 | 第40-49页 |
5.1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原理 | 第40-41页 |
5.1.1 膨胀 | 第40页 |
5.1.2 腐蚀 | 第40-41页 |
5.1.3 开运算 | 第41页 |
5.1.4 闭运算 | 第41页 |
5.2 裂纹图像的数学形态学处理结果与分析 | 第41页 |
5.3 交叠裂纹的分离 | 第41-44页 |
5.4 裂纹特征提取 | 第44-48页 |
5.4.1 裂纹长度的计算 | 第45-46页 |
5.4.2 裂纹宽度的计算 | 第46-47页 |
5.4.3 裂纹面积的计算 | 第47页 |
5.4.4 裂纹周长的计算 | 第47页 |
5.4.5 裂纹几何特征实验记录 | 第47-48页 |
5.5 裂纹识别 | 第4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6.1 总结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介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