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13-20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3页 |
1.理论依据 | 第13页 |
2.实践依据 | 第13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3.对以往文献的述评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7-18页 |
3.访谈提纲法 | 第18页 |
(四)研究价值 | 第18页 |
1.了解“整本书”阅读意义 | 第18页 |
2.为实践“整本书”阅读提供范例 | 第18页 |
3.补充现存的“整本书”阅读材料 | 第18页 |
(五)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1.阅读 | 第18-19页 |
2.课外阅读 | 第19页 |
3.“整本书”阅读 | 第19-20页 |
一、锦州市S小学第三学段学生“整本书”阅读现状调查 | 第20-36页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第20-22页 |
1.调查目的 | 第20页 |
2.调查对象 | 第20-21页 |
3.调查内容 | 第21-22页 |
4.调查方法 | 第22页 |
(二)调查结果 | 第22-36页 |
1.“整本书”阅读兴趣方面 | 第22-24页 |
2.“整本书”阅读时间选择方面 | 第24-26页 |
3.“整本书”阅读方法使用方面 | 第26-27页 |
4.“整本书”阅读方式选择层面 | 第27-29页 |
5.“整本书”阅读总量方面 | 第29-30页 |
6.“整本书”阅读环境方面 | 第30-36页 |
二、锦州市S小学第三学段学生“整本书”阅读存在问题 | 第36-41页 |
(一)阅读过程浅显化突出 | 第36-37页 |
1.阅读内容选择随意 | 第36页 |
2.阅读方法使用不当 | 第36-37页 |
3.阅读文本类型单一 | 第37页 |
(二)阅读兴趣狭窄化明显 | 第37-38页 |
1.偏好电子化阅读方式 | 第37-38页 |
2.喜爱阅读单篇短章 | 第38页 |
3.缺少读后反思感悟 | 第38页 |
(三)阅读目的功利化严重 | 第38-41页 |
1.为了分数进行阅读 | 第39页 |
2.为了娱乐进行阅读 | 第39-40页 |
3.为了攀比而进行阅读 | 第40-41页 |
三、锦州市S小学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出现问题原因探究 | 第41-46页 |
(一)缺乏必要的有效指导 | 第41-43页 |
1.教师指导观念缺乏 | 第41页 |
2.教师指导方法不当 | 第41-42页 |
3.教师阅读素养不高 | 第42页 |
4.家长平日缺少重视 | 第42页 |
5.学校缺少必要支持 | 第42-43页 |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 第43-44页 |
1.电子产品的普及 | 第43页 |
2.大众媒体的宣传诱导 | 第43页 |
3.浮躁的阅读心理 | 第43-44页 |
(三)缺少正确的阅读观念 | 第44-46页 |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 第44页 |
2.对整本书阅读不重视 | 第44-45页 |
3.受认知发展局限束缚 | 第45-46页 |
四、改进“整本书”阅读现状问题的策略 | 第46-53页 |
(一)开展有效的“整本书”阅读指导 | 第46-50页 |
1.推进整本书阅读课程 | 第46-47页 |
2.开展书册阅读教学 | 第47-50页 |
3.让教师指导成为常态 | 第50页 |
(二)营造良好的“整本书”读书氛围 | 第50-51页 |
1.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 | 第50页 |
2.浓厚的学校阅读环境 | 第50-51页 |
3.和谐的社会阅读环境 | 第51页 |
(三)克服学生对“整本书”阅读障碍 | 第51-53页 |
1.强化阅读动机培养兴趣 | 第51页 |
2.加强自控坚定阅读意志 | 第51-52页 |
3.掌握方法形成阅读习惯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一 | 第56-58页 |
附录二 | 第58-59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