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筝论文

筝曲《溟山》中的意象与意境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音乐中的“意象”与“意境”第9-12页
    第一节 综述第9-11页
        一、“意象”和“意境”的概念第9-10页
            (一)“意象”的含义第9页
            (二)“意境”的含义第9-10页
        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第10-11页
            (一)“意象”和“意境”的区别第10页
            (二)“意象”和“意境”的联系第10-11页
    第二节 音乐中“意象”与“意境”的概括性与不稳定性第11-12页
        一、音乐中“意象”与“意境”的概括性第11页
        二、音乐中“意象”与“意境”的不稳定性第11-12页
第二章 “意象”在筝曲《溟山》中的具体表现方式第12-16页
    第一节 特殊定弦与转调第13页
        一、人工音阶定弦第13页
        二、临时转调第13页
    第二节 快速指序第13-14页
    第三节 擦弦第14-15页
    第四节 拍板第15页
    第五节 止音第15-16页
第三章 体会筝曲《溟山》中的音乐意境第16-19页
    第一节 乐曲第一部分引子第16-17页
    第二节 乐曲第二部分春第17页
    第三节 乐曲第三部分过渡第17-18页
    第四节 乐曲第四部分夏第18页
    第五节 乐曲第五部分秋冬和尾声第18-19页
结论第19-20页
参考文献第20-21页
致谢第21页

论文共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筝派与山东筝派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下一篇:琵琶教育家周显顺教学方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