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炜及其《紫云词》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7-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丁炜生平与词集版本 | 第14-31页 |
第一节 丁炜其人 | 第14-28页 |
一、丁炜的字号问题 | 第14-16页 |
二、丁炜生卒年考辨 | 第16-19页 |
三、丁炜家世考 | 第19-21页 |
四、丁炜的生平经历 | 第21-28页 |
第二节 丁炜词集版本考述 | 第28-31页 |
一、丁炜词集现存版本 | 第28-29页 |
二、丁炜词集散佚版本 | 第29-31页 |
第二章 《紫云词》的分期及各期主题特征 | 第31-53页 |
第一节 京华时期 | 第31-36页 |
一、兴游词 | 第31-33页 |
二、闺情词 | 第33-35页 |
三、怀古词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江西时期 | 第36-44页 |
一、羁旅词 | 第37-40页 |
二、咏物词 | 第40-42页 |
三、酬唱词 | 第42-44页 |
第三节 湖北时期 | 第44-53页 |
一、自适词 | 第45-46页 |
二、丧乱词 | 第46-49页 |
三、迁谪词 | 第49-53页 |
第三章 《紫云词》的创作路径和艺术特征 | 第53-71页 |
第一节 词谱盛行与丁炜的择调意识 | 第53-57页 |
一、体例均衡,择调广泛 | 第53-56页 |
二、调名的选择:声情相涉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清初“苦吟”之风与《紫云词》“字工句巧” | 第57-61页 |
一、词义不变,词句工巧 | 第58-59页 |
二、修改字义,对仗工稳 | 第59-60页 |
三、改变字句,增强词义 | 第60-61页 |
第三节 “词乐不传”背景下的严守声律 | 第61-65页 |
一、严守平仄四声 | 第61-62页 |
二、声韵上的精益求精 | 第62-64页 |
三、“音节流美”的声律追求 | 第64-65页 |
第四节 清初词坛与《紫云词》的整体风貌 | 第65-71页 |
一、《紫云词》对传统的效法借鉴 | 第65-67页 |
二、《紫云词》对清初名家的博采兼收 | 第67-69页 |
三、康熙盛世与《紫云词》整体风貌 | 第69-71页 |
第四章 丁炜《紫云词》的词学成就与价值 | 第71-78页 |
第一节 清代词家对《紫云词》的评价 | 第71-73页 |
一、艳词:上掩和凝,下追温尉 | 第71页 |
二、雅词:艳而不佻,自是正声 | 第71-73页 |
第二节 《紫云词》于闽词的意义 | 第73-75页 |
一、“开八闽风气” | 第73-74页 |
二、词格所限,不足擅扬 | 第74-75页 |
第三节 《紫云词》的词史地位 | 第75-78页 |
一、清初名家 | 第75-76页 |
二、清词中流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紫云词》笺注 | 第84-193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93-194页 |
后记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