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小说中的外来者形象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外来者形象的特征 | 第13-23页 |
第一节 精神麻木的依附者 | 第13-16页 |
一、卑微者的妥协 | 第13-15页 |
二、对名利的追求 | 第15-16页 |
第二节 身份焦虑的徘徊者 | 第16-19页 |
一、精神的分裂 | 第16-18页 |
二、情感的迷茫 | 第18-19页 |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坚守者 | 第19-23页 |
一、恪守内心 | 第19-21页 |
二、积极行动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外来者形象的成因 | 第23-34页 |
第一节 作者心态的投射 | 第23-26页 |
一、自我封闭的个性 | 第23-25页 |
二、通过写作向世界无限敞开 | 第25-26页 |
第二节 生活经历的影响 | 第26-30页 |
一、乡村的体验与想象 | 第26-28页 |
二、城市的病态与困境 | 第28-30页 |
第三节 阅读趣味与文学积累 | 第30-34页 |
一、阅读偏好 | 第31-32页 |
二、文学氛围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外来者形象的价值 | 第34-45页 |
第一节 以虚构的方式求真 | 第34-37页 |
一、历史真相的不确定性 | 第34-35页 |
二、个体如何抵抗宿命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正视非理性的力量 | 第37-40页 |
一、演绎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 | 第37-38页 |
二、诠释个人内心的真实 | 第38-40页 |
第三节 昭示自我救赎之路 | 第40-45页 |
一、用审美乌托邦安放灵魂 | 第40-42页 |
二、用爱的力量抵抗虚无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