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盐酸小檗碱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及其诱导的氧化损伤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2页
    第1节 金葡菌研究概述第12-15页
        1.1 金葡菌的危害第12-13页
        1.2 金葡菌的毒力因子第13-15页
            1.2.1 溶血素第13-14页
            1.2.2 肠毒素第14-15页
    第2节 盐酸小檗碱研究概述第15-17页
        2.1 盐酸小檗碱研究进展第15页
        2.2 抑菌作用第15页
        2.3 抗肿瘤第15-16页
        2.4 降血糖第16页
        2.5 抗炎作用第16页
        2.6 抗心律失常第16-17页
        2.7 降血压第17页
    第3节 细胞促炎因子第17-19页
        3.1 肿瘤坏死因子TNF-α第17页
        3.2 白介素IL-1第17-18页
        3.3 白介素IL-6第18-19页
    第4节 氧化损伤的概述第19页
    第5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9-22页
        5.1 研究目的第19-20页
        5.2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2章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的抑制作用第22-36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4页
        2.1.1 菌种及药品来源第22页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第22-23页
        2.1.3 实验仪器第23页
        2.1.4 制备试剂第23-24页
        2.1.5 金葡菌活化第24页
    2.2 实验方法第24-28页
        2.2.1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MIC测定第24-25页
        2.2.2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生长曲线测定第25页
        2.2.3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纸片法琼脂扩散实验第25-26页
        2.2.4 金葡菌菌悬液紫外吸收测定第26页
        2.2.5 金葡菌菌悬液内膜通透性实验第26-27页
        2.2.6 扫描电镜试验第27页
        2.2.7 统计学分析第27-28页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8-33页
        2.3.1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MIC测定结果第28-29页
        2.3.2 盐酸小檗碱作用下金葡菌生长曲线第29页
        2.3.3 琼脂扩散法检测盐酸小檗碱的抑制效果第29-30页
        2.3.4 金葡菌菌悬液紫外吸收测定结果第30-31页
        2.3.5 金葡菌悬液中β-半乳糖苷酶活力变化第31-33页
        2.3.6 扫描电镜下细菌的形态分析第33页
    2.4 小结第33-36页
第3章 盐酸小檗碱抗金葡菌分泌外毒素机制研究第36-48页
    3.1 实验材料第36-38页
        3.1.1 菌种、细胞及药品来源第36页
        3.1.2 实验试剂第36页
        3.1.3 实验仪器第36-37页
        3.1.4 制备试剂第37-38页
        3.1.5 金葡菌的活化第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2页
        3.2.1 盐酸小檗碱作用下金葡菌的溶血能力第38-39页
        3.2.2 WesternBlot法测定盐酸小檗碱作用金葡菌外毒素的表达第39-40页
        3.2.3 ELISA检测细胞因子第40-42页
        3.2.4 统计学分析第42页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2-47页
        3.3.1 盐酸小檗碱对金葡菌溶血活力的影响第42-43页
        3.3.2 WesternBlot检测盐酸小檗碱对毒力蛋白的影响第43-44页
        3.3.3 ELISA测定盐酸小檗碱对诱导肝细胞L02释放TNF-α的影响..第44-45页
        3.3.4 ELISA测定盐酸小檗碱对诱导肝细胞L02分泌IL-6的影响第45-46页
        3.3.5 ELISA测定盐酸小檗碱对诱导肝细胞L02分泌IL-1β的影响第46-47页
    3.4 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盐酸小檗碱对α-溶血素诱导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第48-58页
    4.1 实验材料第48-49页
        4.1.1 细胞及药品来源第48页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第48-49页
        4.1.3 主要仪器第49页
        4.1.4 主要溶液的配制第49页
    4.2 实验方法第49-52页
        4.2.1 细胞培养第49页
        4.2.2 实验分组第49-50页
        4.2.3 实验分组的细胞抑制率检测第50页
        4.2.4 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50页
        4.2.5 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50-51页
        4.2.6 细胞谷胱甘肽酶(GSH-Px)活性测定第51页
        4.2.7 流氏细胞术对活性氧(ROS)检测第51页
        4.2.8 流氏细胞术对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51-52页
        4.2.9 统计学分析第52页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2-56页
        4.3.1 实验分组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2-53页
        4.3.2 肝细胞L02内MDA水平的影响第53页
        4.3.3 肝细胞L02内SOD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4.3.4 肝细胞L02内GSH-Px活性的影响第54-55页
        4.3.5 流氏细胞术对ROS检测第55页
        4.3.6 流氏细胞术对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第55-56页
    4.4 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结论第58-60页
    5.1 全文结论第58页
    5.2 创新点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导师简介第68-70页
作者介绍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苦丁茶冬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厚朴酚干预脂质积聚和炎症反应的信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