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0-22页 |
1 绪论 | 第22-29页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7-29页 |
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承载结构力学模型研究 | 第29-52页 |
2.1 基于弹性地基梁理论的承载结构力学模型 | 第29-36页 |
2.2 弹性地基系数的计算方法 | 第36-43页 |
2.3 模型验证 | 第43-5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3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52-85页 |
3.1 注采比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 第52-64页 |
3.2 隔离煤柱宽度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 第64-68页 |
3.3 工作面宽度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 第68-75页 |
3.4 采高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 第75-79页 |
3.5 注浆层位高度对关键层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 | 第79-8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4 基于隔离注浆充填承载结构力学模型地表沉陷预计方法 | 第85-112页 |
4.1 开采沉陷预计模型 | 第85-90页 |
4.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地表沉陷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90-102页 |
4.3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地表动态下沉预计模型 | 第102-11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5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开采参数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 第112-125页 |
5.1 基于压实区宽度的隔离煤柱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12-117页 |
5.2 覆岩隔离注浆充填参数设计方法 | 第117-118页 |
5.3 工程应用 | 第118-12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25-127页 |
6.2 创新点 | 第12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27-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8页 |
作者简历 | 第138-14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