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3页 |
一、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一)行政协议的概念与识别 | 第13-15页 |
1.行政协议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行政协议的识别标准 | 第14-15页 |
(二)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概述 | 第15-19页 |
1.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定义 | 第15-16页 |
2.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特征 | 第16-17页 |
3.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二、我国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一)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容规定模糊 | 第19-21页 |
(二)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程序性规范匮乏 | 第21-22页 |
(三)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救济制度不完备 | 第22-24页 |
三、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域外经验与借鉴 | 第24-30页 |
(一)法国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4-25页 |
(二)德国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5-26页 |
(三)英美国家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相关规定 | 第26-27页 |
(四)域外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30页 |
1.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本土化 | 第27-28页 |
2.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适当引用私法规则调整的可欲性 | 第28-29页 |
3.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救济方式的多元化 | 第29-30页 |
四、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制度的完善 | 第30-38页 |
(一)明确行政协议中行政主体优益权的内容 | 第30-32页 |
1.选择相对人权 | 第31页 |
2.监督检查权 | 第31页 |
3.强制执行权 | 第31页 |
4.单方变更解除权 | 第31-32页 |
5.制裁权 | 第32页 |
(二)规范行政主体行使行政优益权的程序 | 第32-34页 |
1.协商制度 | 第33页 |
2.告知和说明制度 | 第33页 |
3.听证制度 | 第33-34页 |
(三)健全行政主体优益权行使过程中相对人的权利救济制度 | 第34-38页 |
1.行政内救济 | 第35-36页 |
2.行政外救济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