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0页 |
1.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1.1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常规诊断技术 | 第13-15页 |
1.1.2 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 第15-19页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型研究 | 第20-2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0-21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0-21页 |
2.2 结果 | 第21-25页 |
2.2.1 奶牛乳房炎奶样的细菌分离鉴定 | 第21-24页 |
2.2.2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分型鉴定 | 第24页 |
2.2.3 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分型鉴定 | 第24-25页 |
2.3 讨论 | 第25-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5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 第28-4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8-32页 |
3.2 结果 | 第32-41页 |
3.2.1 单重PCR特异性 | 第32-34页 |
3.2.2 单重PCR敏感性 | 第34-35页 |
3.2.3 单重PCR扩增产物测序 | 第35-36页 |
3.2.4 多重PCR反应优化 | 第36-39页 |
3.2.5 多重PCR特异性 | 第39-40页 |
3.2.6 多重PCR敏感性 | 第40-41页 |
3.2.7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第41页 |
3.3 讨论 | 第41-44页 |
3.3.1 靶基因的选择 | 第41-42页 |
3.3.2 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42-43页 |
3.3.3 特异性和敏感性 | 第43-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5重PCR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组装、保存期及临床应用研究 | 第45-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4.2 结果 | 第46-49页 |
4.2.1 不同储存条件对试剂盒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试剂盒保存期试验 | 第47-48页 |
4.2.3 试剂盒最适储存条件 | 第48页 |
4.2.4 试剂盒临床检测 | 第48-49页 |
4.3 讨论 | 第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性 | 第50-51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50页 |
5.2 创新性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历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