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兽医药物学论文--兽医药剂学论文

奶牛生殖道益生性乳酸菌分离鉴定及其复合制剂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2-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9页
    1.1 益生性乳酸菌及其作用机制第13-16页
        1.1.1 酸性物质的产生第14-15页
        1.1.2 过氧化氢的产生第15页
        1.1.3 抗菌蛋白的产生第15页
        1.1.4 竞争和黏附的作用第15页
        1.1.5 免疫反应的影响第15-16页
    1.2 乳酸菌在奶牛生殖系统疾病防治中的研究第16-18页
    1.3 展望第18-19页
第二章 健康奶牛子宫颈益生性乳酸菌分离、筛选及抑菌活性分析第19-28页
    2.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1 样品来源第19页
        2.1.2 试剂与耗材第19页
        2.1.3 仪器与设备第19-20页
    2.2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0-22页
        2.2.1 样品采集与增菌培养第20页
        2.2.2 乳酸菌的分离和纯化第20页
        2.2.3 革兰氏染色和镜检第20页
        2.2.4 生化鉴定第20页
        2.2.5 乳酸菌DNA的提取第20页
        2.2.6 乳酸菌16SrDNA扩增第20-21页
        2.2.7 16SrDNA序列测定及分析第21页
        2.2.8 乳酸菌抑菌试验第21页
        2.2.9 细胞黏附实验第21-22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2.3.1 分离乳酸菌菌株格兰氏染色镜检图片第22页
        2.3.2 生化鉴定结果第22-23页
        2.3.3 16SrDNA基因扩增结果第23页
        2.3.4 测序结果在线比对表第23-24页
        2.3.5 抑菌试验结果第24页
        2.3.6 细胞黏附试验结果第24-25页
    2.4 讨论第25-27页
        2.4.1 奶牛子宫炎益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第25-26页
        2.4.2 乳酸菌上清液抑菌和细胞黏附试验第26-27页
    2.5 结论第27-28页
第三章 单个菌株及其复合制剂的功能特性研究第28-38页
    3.1 试验材料第28-29页
        3.1.1 试验菌株第28页
        3.1.2 试验试剂第28页
        3.1.3 试验仪器第28-29页
    3.2 试验方法第29-31页
        3.2.1 菌株活化第29页
        3.2.2 菌株的复合抑菌试验第29页
        3.2.3 大肠杆菌竞争试验第29页
        3.2.4 乳酸菌抗菌物质热稳定性试验第29-30页
        3.2.5 有机酸类排除试验第30页
        3.2.6 过氧化氢排除试验第30页
        3.2.7 细菌素等肽类排除试验第30页
        3.2.8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0页
        3.2.9 菌株产酸能力的测定第30-31页
    3.3 试验结果第31-36页
        3.3.1 复合菌株抑菌试验结果第31页
        3.3.2 大肠杆菌竞争试验结果第31-32页
        3.3.3 热稳定试验结果第32页
        3.3.4 有机酸类排除试验结果第32页
        3.3.5 过氧化氢排除试验结果第32-33页
        3.3.6 细菌素等类排除试验结果第33页
        3.3.7 菌株温度对生长曲线影响的测定第33-35页
        3.3.8 菌株产酸能力的测定第35-36页
    3.4 讨论第36-37页
        3.4.1 复合菌株试验第36页
        3.4.2 大肠杆菌竞争试验第36页
        3.4.3 抑菌成分试验第36-37页
        3.4.4 生长曲线与产酸能力第37页
    3.5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单个菌株及其复合菌株安全性研究第38-43页
    4.1 试验材料第38页
        4.1.1 试验菌株第38页
        4.1.2 试验动物第38页
        4.1.3 试验试剂和器材第38页
    4.2 试验方法第38-39页
        4.2.1 生物安全性试验第38-39页
        4.2.2 小鼠安全性研究第39页
        4.2.3 家兔阴道灌注第39页
    4.3 试验结果第39-41页
        4.3.1 小鼠安全性试验第39页
        4.3.2 兔子安全性试验第39-41页
    4.4 讨论第41-42页
    4.5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历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EE在肺栓塞及血瘀动物模型中的抗血栓作用及其抗血小板聚集机制
下一篇:整合分析RNA-seq数据鉴定猪骨骼肌生长发育相关lncR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