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1.1 马铃薯概述 | 第9页 |
1.2 马铃薯黑痣病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1 马铃薯黑痣病危害及症状 | 第9-10页 |
1.2.2 马铃薯黑痣病病原菌 | 第10页 |
1.2.3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方法 | 第10页 |
1.3 硅提高植物抗病性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硅提高植物抗病性机制 | 第11-13页 |
1.5 硅提高立枯丝核菌病害抗性研究 | 第13-14页 |
1.6 硅肥在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 第14页 |
1.7 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2 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 | 第16-35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0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16页 |
2.1.2 硅酸钠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抑制作用 | 第16页 |
2.1.3 加硅酸钠马铃薯组培苗对黑痣病菌毒素的反应 | 第16-17页 |
2.1.4 MS培养基加入硅酸钠增强马铃薯组培苗对黑痣病抗性 | 第17-18页 |
2.1.5 MS加硅酸钠营养液浇灌马铃薯幼苗对黑痣病的抗性 | 第18-19页 |
2.1.6 田间试验硅酸钠增强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 | 第19-20页 |
2.1.7 统计分析 | 第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2.2.1 硅酸钠对黑痣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20-23页 |
2.2.2 硅酸钠处理的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长势及其对黑痣病菌毒素的反应 | 第23页 |
2.2.3 MS培养基加入硅酸钠增强马铃薯组培苗对黑痣病抗性 | 第23-25页 |
2.2.4 MS加硅酸钠营养液浇灌马铃薯幼苗对黑痣病的抗性 | 第25-28页 |
2.2.5 田间试验硅酸钠增强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作用 | 第28-33页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3 硅酸钠提高马铃薯对黑痣病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35-50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8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3.1.2 试验设计 | 第35-3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7页 |
3.2.1 POD活性的变化 | 第38-39页 |
3.2.2 PPO活性的变化 | 第39-40页 |
3.2.3 PAL活性的变化 | 第40-41页 |
3.2.4 SOD活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3.2.5 CAT活性的变化 | 第42-43页 |
3.2.6 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 | 第43-44页 |
3.2.7 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 | 第44-45页 |
3.2.8 木质素含量的变化 | 第45-46页 |
3.2.9 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第46-47页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7-50页 |
4 结论及创新点 | 第50-51页 |
4.1 结论 | 第50页 |
4.2 创新点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