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来源于意义 | 第11-12页 |
1.2 课题存在的问题 | 第12-15页 |
1.2.1 流水型制造设备控制软件/硬件的发展现状 | 第12-15页 |
1.2.2 特殊磁卡个人化流水型设备的需求 | 第15页 |
1.2.3 工业PC原生线程无法直接承担高性能I/O多任务实时并发 | 第15页 |
1.3 研究工作概述 | 第15-17页 |
1.3.1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6页 |
1.3.2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课题背景与相关工作 | 第17-31页 |
2.1 流水型高速磁卡个人化设备介绍 | 第17-20页 |
2.1.1 流水型高速磁卡个人化设备组成 | 第17-19页 |
2.1.2 高速磁卡个人化设备控制软件系统 | 第19-20页 |
2.2 关于高性能服务器I/O技术的参考 | 第20-27页 |
2.2.1 基本的I/O方式 | 第20-24页 |
2.2.2 Reactor模型和Proactor模型 | 第24-26页 |
2.2.3 操作系统支持 | 第26-27页 |
2.3 通用模块访问框架 | 第27-30页 |
2.3.1 Actor模型实现:Act4GP | 第27-28页 |
2.3.2 设备通用服务控制框架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通用流水线控制框架 | 第31-45页 |
3.1 控制需求分析 | 第31-34页 |
3.1.1 传输控制 | 第31-32页 |
3.1.2 加工控制 | 第32-34页 |
3.2 工位动作组(Motion Group) | 第34-42页 |
3.2.1 Motion Group体系结构 | 第34-35页 |
3.2.2 GPPos的设计与实现 | 第35-40页 |
3.2.3 GPTrans Line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42页 |
3.3 非阻塞定时器GSRTTimer | 第42-44页 |
3.3.1 GSTimer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2-43页 |
3.3.2 GSRTTimer设计描述 | 第43-44页 |
3.3.3 GSRTTimer的应用场景 | 第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基于框架的高速写磁个人化流水型设备软件控制系统 | 第45-64页 |
4.1 流水线控制模块(MI3Trans Line) | 第45-50页 |
4.1.1 发卡工位(DSP) | 第46页 |
4.1.2 OCR1检测工位(CM1) | 第46页 |
4.1.3 数据获取工位(LDR) | 第46-47页 |
4.1.4 数据加载工位(PRL) | 第47页 |
4.1.5 数据校验工位(CHK) | 第47-48页 |
4.1.6 写磁工位(ENC) | 第48-49页 |
4.1.7 读磁工位(DEC) | 第49页 |
4.1.8 OCR2检测工位(CM2) | 第49-50页 |
4.1.9 踢卡工位(ELM) | 第50页 |
4.2 物理组件接入 | 第50-56页 |
4.2.1 RNSService模块 | 第51-53页 |
4.2.2 OCRService模块 | 第53-54页 |
4.2.3 主要部件参数配置 | 第54-56页 |
4.3 用户界面和MI3Trans Line的交互 | 第56-57页 |
4.3.1 发卡控制 | 第56页 |
4.3.2 计数统计 | 第56页 |
4.3.3 消息处理 | 第56-57页 |
4.3.4 发卡器监视 | 第57页 |
4.4 数据管理模块 | 第57-63页 |
4.4.1 生产数据流程 | 第58-59页 |
4.4.2 数据结构设计描述 | 第59-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系统应用展示 | 第64-75页 |
5.1 生产数据管理功能展示 | 第64-71页 |
5.2 制卡功能展示 | 第71-72页 |
5.3 软件辅助诊断硬件错误展示 | 第72-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5-76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5页 |
存在问题和未来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件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