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2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21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2-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4.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31页
    2.1 协同理论第24-27页
        2.1.1 协同的起源和概念第24页
        2.1.2 协同理论第24页
        2.1.3 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第24-26页
        2.1.4 哈肯模型第26-27页
        2.1.5 协同度评价第27页
    2.2 高校安全管理第27-29页
        2.2.1 安全和高校安全第27-28页
        2.2.2 安全管理和高校安全管理第28-29页
    2.3 高校安全管理的协同特征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定义及分析框架第31-39页
    3.1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概念及涵义第31-32页
    3.2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概念的三维模型第32-33页
    3.3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第33-35页
        3.3.1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的机理分析第33-34页
        3.3.2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分析框架第34-35页
    3.4 序参量与协同机制的关系分析第35-38页
        3.4.1 自组织演化模型第35-36页
        3.4.2 模型求解及分析第36-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高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的构建第39-45页
    4.1 高校安全管理组织协同机制第39-41页
    4.2 高校安全管理信息协同机制第41-42页
    4.3 高校安全管理资源协同机制第42-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实证分析第45-55页
    5.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情况概述第45-47页
    5.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协同机制定义及三维模型第47-49页
    5.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构建第49-53页
        5.3.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组织协同机制第49-50页
        5.3.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信息协同机制第50-52页
        5.3.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安全管理资源协同机制第52-53页
    5.4 提升策略第53-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总结和展望第55-57页
    6.1 研究的结论第55页
    6.2 研究的创新点第55页
    6.3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大学生公益慈善意识培养研究
下一篇:独立学院治理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