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波段图像多尺度变换融合方法比较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图像融合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多尺度变换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融合规则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图像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2.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方法 | 第18-30页 |
2.1 概述 | 第18页 |
2.2 多尺度变换方法 | 第18-23页 |
2.2.1 金字塔变换 | 第18-19页 |
2.2.2 小波变换 | 第19-21页 |
2.2.3 多尺度几何分析理论 | 第21-23页 |
2.3 图像融合规则 | 第23-26页 |
2.3.1 高频融合规则 | 第23-24页 |
2.3.2 低频融合规则 | 第24-26页 |
2.4 图像质量评价指标 | 第26-29页 |
2.4.1 基于信息量的指标 | 第26-27页 |
2.4.2 基于统计特性的评价指标 | 第27-28页 |
2.4.3 基于人眼视觉特性的评价指标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多波段图像融合多尺度变换方法比较 | 第30-42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多尺度变换方法特点分析 | 第30-32页 |
3.2.1 金字塔变换 | 第30页 |
3.2.2 小波变换 | 第30-31页 |
3.2.3 多尺度几何分析理论 | 第31-32页 |
3.3 多波段图像融合多尺度变换方法比较 | 第32-33页 |
3.3.1 多尺度变换方法图像融合思路 | 第32页 |
3.3.2 多尺度变换方法图像融合算法流程 | 第32-33页 |
3.4 融合实验及结果评价 | 第33-40页 |
3.4.1 主观评价 | 第36页 |
3.4.2 客观评价 | 第36-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4.多波段图像多尺度变换融合规则比较 | 第42-52页 |
4.1 概述 | 第42页 |
4.2 多尺度变换方法融合规则特点分析 | 第42-43页 |
4.2.1 高频融合规则特点分析 | 第42页 |
4.2.2 低频融合规则特点分析 | 第42-43页 |
4.3 多波段图像多尺度变换融合规则比较 | 第43-44页 |
4.3.1 不同融合规则融合思路 | 第43页 |
4.3.2 不同融合规则算法流程 | 第43-44页 |
4.4 融合实验及结果评价 | 第44-51页 |
4.4.1 主观评价 | 第47页 |
4.4.2 客观评价 | 第47-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多波段图像融合系统实现 | 第52-58页 |
5.1 概述 | 第52页 |
5.2 需求分析 | 第52-53页 |
5.3 系统概要设计 | 第53页 |
5.4 系统详细设计 | 第53-54页 |
5.4.1 多尺度变换融合模块设计 | 第53页 |
5.4.2 融合规则融合模块设计 | 第53-54页 |
5.4.3 图像质量评价模块设计 | 第54页 |
5.5 系统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 第54-56页 |
5.5.1 主界面设计 | 第54页 |
5.5.2 多尺度变换方法选择界面 | 第54-55页 |
5.5.3 多尺度变换融合规则选择界面 | 第55页 |
5.5.4 图像质量评价界面 | 第55-5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概述 | 第58页 |
6.2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总结 | 第58-59页 |
6.3 下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