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冲击地压论文

星村煤矿深部1200m采区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及应用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变量注释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8-20页
    1.2 冲击矿压机理研究现状第20-25页
    1.3 论文研究思路第25-27页
2 星村矿西翼开采地质条件第27-38页
    2.1 星村煤矿概况第27页
    2.2 研究采区地质、采矿情况第27-31页
    2.3 西翼三采区冲击矿压现状第31-33页
    2.4 西翼三采区煤岩冲击倾向性测定第33-36页
    2.5 小结第36-38页
3 星村矿西翼静载应力场分析第38-49页
    3.1 自重应力场第38-39页
    3.2 构造应力第39-40页
    3.3 地应力现场观测研究第40-43页
    3.4 支承压力第43-46页
    3.5 对于静载荷的一些想法第46-48页
    3.6 小结第48-49页
4 深部动载震动场的分析第49-58页
    4.1 冲击矿压和矿震第49-50页
    4.2 顶板破断引发的震动第50-52页
    4.3 断层运动引起的震动第52-56页
    4.4 对于动载荷的一些想法第56页
    4.5 小结第56-58页
5 深部动静载叠加诱冲原理第58-74页
    5.1 动静载叠加诱冲机理第58-59页
    5.2 煤样在不同静载条件下的动力力学特征第59-61页
    5.3 煤体抗冲击性能分析第61-64页
    5.4 支护抗冲击性能分析第64-67页
    5.5 对于诱冲机理的一些想法第67页
    5.6“大静小动”诱发冲击事件分析第67-70页
    5.7“大动远距”诱发冲击事件分析第70-72页
    5.8 小结第72-74页
6 星村矿西翼冲击矿压防治的现场实践第74-92页
    6.1 工作面回采的FLAC3D模拟第74-81页
    6.2 工作面冲击危险评价第81-85页
    6.3 冲击危险防治方案第85-90页
    6.4 小结第90-92页
7 主要结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作者简历第99-10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元煤矿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RAFT分散聚合制备热敏性的纳米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