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用离子液体基功能电解质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锂硫电池的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1.3 锂硫电池面临的挑战 | 第15-16页 |
1.4 锂硫电池电解质 | 第16-19页 |
1.4.1 液态有机电解质 | 第16页 |
1.4.2 固态电解质 | 第16-17页 |
1.4.3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第17-18页 |
1.4.4 离子液体电解质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背景、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的背景及思路 | 第19-20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实验药品、仪器和表征方法 | 第21-29页 |
2.1 实验药品 | 第21-22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3.1 电解液的制备 | 第22-23页 |
2.3.2 电极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3 扣式电池的组装 | 第24页 |
2.4 物化性能表征方法 | 第24-26页 |
2.4.1 可燃性能表征 | 第24页 |
2.4.2 热分析测试 | 第24-25页 |
2.4.3 红外光谱测试 | 第25页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5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5-26页 |
2.5 电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26-29页 |
2.5.1 离子电导率测试 | 第26页 |
2.5.2 循环伏安测试 | 第26页 |
2.5.3 交流阻抗测试 | 第26-27页 |
2.5.4 稳态极化曲线测试 | 第27页 |
2.5.5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27-29页 |
第3章 离子液体基锂硫电池电解质 | 第29-49页 |
3.1 谱学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3.2 热学性能分析 | 第30-32页 |
3.2.1 可燃性能 | 第30-31页 |
3.2.2 热稳定性性能 | 第31-32页 |
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2-37页 |
3.3.1 锂离子迁移数 | 第32-35页 |
3.3.2 电导率 | 第35-37页 |
3.4 两种离子液体基电解质体系的电化学行为 | 第37-47页 |
3.4.1 循环伏安曲线 | 第37-38页 |
3.4.2 首周充放电测试 | 第38-40页 |
3.4.3 充放电循环性能 | 第40-42页 |
3.4.4 倍率性能 | 第42-43页 |
3.4.5 电池阻抗谱图 | 第43-45页 |
3.4.6 扫描电镜及XPS分析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有机醚共溶剂对离子液体基电解质体系的影响 | 第49-57页 |
4.1 热稳定性 | 第49-50页 |
4.2 电导率 | 第50-52页 |
4.3 锂离子迁移数 | 第52-53页 |
4.4 循环伏安 | 第53-54页 |
4.5 充放电循环 | 第54-55页 |
4.6 交流阻抗及扫描电镜比较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