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改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第11-12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2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2-19页
        1.2.1 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CoO_2, LiNiO_2, LiMnO_2第13-15页
        1.2.2 尖晶石结构LiMn_2O_4第15-16页
        1.2.3 橄榄石结构LiFePO_4第16-17页
        1.2.4 单斜结构磷酸钒锂Li_3V_2(PO_4)_3第17-19页
    1.4 Li_3V_2(PO_4)_3 材料的的改性方法第19-28页
        1.4.1 碳包覆第19-23页
        1.4.2 掺杂改性第23-26页
        1.4.3 纳米化第26-27页
        1.4.4 其他表面改性第27-28页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8-31页
第2章 实验试剂、仪器、研究方法第31-36页
    2.1 实验试剂第31页
    2.2 实验仪器第31-32页
    2.3 研究方法及原理第32-36页
        2.3.1 材料制备方法第32-33页
        2.3.2 材料表征第33-34页
        2.3.3 电极制备与电池组装第34页
        2.3.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4-36页
第3章 不同烧结温度制备Li_3V_2(PO_4)_3 复合材料的研究第36-43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3.2.1 Li_3V_2(PO_4)_3 前驱体热重分析第36-38页
        3.2.2 不同烧结温度下纯相Li_3V_2(PO_4)_3 的物理性能表征第38-40页
        3.2.3 不同烧结温度下纯相Li_3V_2(PO_4)_3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Nd~(3+)离子掺杂Li_3V_(2-x)Nd_x(PO_4)_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3-65页
    4.1 引言第43-44页
        4.1.1 材料的制备第43-44页
        4.1.2 电池的组装第4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4-63页
        4.2.1 Li_3V_(2-x)M_x(PO_4)_3 材料掺杂量的确定第44-46页
        4.2.2 Li_3V_(2-x)Nd_x(PO_4)_3 前驱体热重分析第46-47页
        4.2.3 不同合成温度下Li_3V_(2-x)Nd_x(PO_4)_3 的物理性能表征第47-49页
        4.2.4 不同合成温度下Li_3V_(2-x)Nd_x(PO_4)_3 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9-52页
        4.2.5 Nd~(3+)离子掺杂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52-54页
        4.2.2 Nd~(3+)离子掺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4-63页
    4.3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5章 Gd~(3+)离子掺杂Li_3V_(2-x) Gd_x(PO_4)_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65-77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65-76页
        5.2.1 Gd~(3+)离子掺杂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66-68页
        5.2.2 Gd~(3+)离子掺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68-76页
    5.3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复合掺杂Li_3V_(1.98)Gd_(0.02)(PO_4)_((3-x)/3)Cl_x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7-86页
    6.1 引言第77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77-84页
        6.2.1 Gd-Cl复合掺杂材料的物理性能表征第77-79页
        6.2.2 Gd-Cl复合掺杂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79-84页
    6.3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功率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锂硫电池用离子液体基功能电解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