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从众现象的社交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课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9-11页 |
1.3 谣言传播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现有谣言传播理论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复杂网络与传播模型 | 第16-30页 |
2.1 复杂网络的表示方法 | 第16-17页 |
2.2 复杂网络的度量方法 | 第17-19页 |
2.2.1 度 | 第17页 |
2.2.2 度中心性 | 第17页 |
2.2.3 度分布 | 第17-18页 |
2.2.4 平均路径长度 | 第18页 |
2.2.5 聚类系数 | 第18-19页 |
2.2.6 介数 | 第19页 |
2.3 复杂网络基本模型分类 | 第19-25页 |
2.3.1 规则网络 | 第19-20页 |
2.3.2 随机网络 | 第20-22页 |
2.3.3 小世界网络 | 第22-24页 |
2.3.4 无标度网络 | 第24-25页 |
2.4 传播基本模型 | 第25-30页 |
2.4.1 SI模型 | 第26-27页 |
2.4.2 SIS模型 | 第27-28页 |
2.4.3 SIR模型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均质网络上考虑从众现象的谣言传播 | 第30-45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均质网络传统谣言传播模型 | 第31-32页 |
3.3 谣言传播模型 | 第32-37页 |
3.3.1 谣言传播规则 | 第32-33页 |
3.3.2 谣言传播模型原理 | 第33-35页 |
3.3.3 谣言传播模型设计 | 第35-37页 |
3.4 模型的参量和阈值分析 | 第37-38页 |
3.4.1 调节谣言增幅强度系数q | 第37页 |
3.4.2 谣言初始感染率 l(0) | 第37-38页 |
3.4.3 改进的谣言传播模型的阈值 | 第38页 |
3.5 仿真与分析 | 第38-43页 |
3.5.1 仿真数据规则设计 | 第38-39页 |
3.5.2 仿真数据规则设计 | 第39-40页 |
3.5.3 仿真结果 | 第40-4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异质网络上考虑从众现象的谣言传播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异质网络传统谣言传播模型 | 第46-47页 |
4.3 谣言传播模型 | 第47-49页 |
4.3.1 谣言传播规则和原理 | 第47页 |
4.3.2 谣言传播模型设计 | 第47-49页 |
4.4 模型的参量 | 第49-50页 |
4.4.1 调节谣言增幅强度系数q | 第49-50页 |
4.4.2 节点的度k | 第50页 |
4.5 仿真与分析 | 第50-55页 |
4.5.1 仿真数据规则设计 | 第50-51页 |
4.5.2 仿真结果 | 第51-53页 |
4.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加权网络中谣言传播理论研究 | 第56-62页 |
5.1 引言 | 第56-57页 |
5.2 加权网络谣言传播模型 | 第57-59页 |
5.3 仿真与分析 | 第59-61页 |
5.3.1 仿真数据规则设计 | 第59-60页 |
5.3.2 仿真结果 | 第60-61页 |
5.3.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7-68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