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建模及转发预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4页
        1.2.3 研究评述第24-26页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6-30页
        1.3.1 主要内容第26-29页
        1.3.2 研究方法第29-30页
第2章 在线社交网络拓扑及其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分析第30-51页
    2.1 在线社交网络与复杂网络第30-34页
        2.1.1 在线社交网络第30-31页
        2.1.2 复杂网络及其特征第31-32页
        2.1.3 经典网络模型第32-34页
    2.2 在线社交网络数据集第34-35页
        2.2.1 国外在线社交网络数据集第34页
        2.2.2 国内在线社交网络数据集第34-35页
    2.3 在线社交网络分析第35-37页
        2.3.1 基于复杂网络的在线社交网络分析第35-36页
        2.3.2 在线社交网络拓扑与信息传播关系第36-37页
    2.4 在线社交网络基本特征分析第37-42页
        2.4.1 网络节点度分析第37-39页
        2.4.2 网络密度和互惠性第39-40页
        2.4.3 网络同配性分析第40-42页
    2.5 在线社交网络大规模结构分析第42-46页
        2.5.1 在线社交网络的小世界特征第42-43页
        2.5.2 网络幂律分布和无标度特征第43-46页
    2.6 在线社交网络拓扑性质与信息传播关系分析第46-50页
        2.6.1 网络节点出度与信息传播行为的关系第46-48页
        2.6.2 网络节点入度与信息传播行为的关系第48-49页
        2.6.3 网络互惠性与信息传播行为的关系第49-50页
    2.7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3章 融入超级传播机制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建模第51-68页
    3.1 问题描述第51-55页
        3.1.1 超级传播者第51-52页
        3.1.2 新浪微博中的超级传播现象第52-53页
        3.1.3 超级传播机制第53-55页
    3.2 融入超级传播机制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建模第55-60页
        3.2.1 SIR 模型第55-57页
        3.2.2 系统描述第57页
        3.2.3 传播机制和模型第57-60页
    3.3 融入超级传播机制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稳定性第60-63页
        3.3.1 动力系统稳定性第60-61页
        3.3.2 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第61-62页
        3.3.3 稳定性分析第62-63页
    3.4 融入超级传播机制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仿真分析第63-67页
        3.4.1 网络节点演化趋势分析第63-64页
        3.4.2 传播概率的对传播行为的影响第64-65页
        3.4.3 超级传播机制对未知者和免疫者的影响第65-66页
        3.4.4 恢复概率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第66-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具有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复合机制的信息传播建模第68-89页
    4.1 问题的提出第68-69页
    4.2 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复合机制第69-73页
        4.2.1 系统描述第69-71页
        4.2.2 兴趣衰减机制第71页
        4.2.3 社会强化机制第71-73页
    4.3 具有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复合机制的信息传播建模第73-79页
        4.3.1 传播规则第73-74页
        4.3.2 节点状态转移分析第74-75页
        4.3.3 ISCR 传播模型第75-79页
    4.4 具有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复合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分析第79-81页
    4.5 具有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复合机制的信息传播模型仿真第81-88页
        4.5.1 兴趣衰减和社会强化对网络传播规模的影响机制分析第82-83页
        4.5.2 恢复概率和社会强化机制对网络传播规模的影响分析第83-86页
        4.5.3 恢复概率和传播概率对未知者的影响分析第86-87页
        4.5.4 恢复概率和传播概率对传播规模的影响分析第87-88页
    4.6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5章 基于合作竞争复合机制的多信息传播建模第89-116页
    5.1 在线社交网络多信息传播现象第89-90页
    5.2 种群动力学模型第90-92页
        5.2.1 Kolmogorov 模型第90-91页
        5.2.2 Lotka-Volterra 模型第91-92页
    5.3 基于传播速度的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第92-97页
        5.3.1 信息传播系统描述第92-94页
        5.3.2 消息传播速度建模第94-95页
        5.3.3 消息传播速度拟合第95-97页
    5.4 基于种群动力学的在线社交网络多信息传播建模第97-100页
        5.4.1 信息传播的合作和竞争机制第97页
        5.4.2 多信息传播的 Lotka-Volterra 合作竞争模型第97-100页
    5.5 在线社交网络多信息传播模型分析第100-110页
        5.5.1 复合系统对信息传播的促进作用第100页
        5.5.2 平衡点存在性第100-102页
        5.5.3 系统平衡点第102-104页
        5.5.4 稳定性分析第104-110页
    5.6 新浪微博数据抓取及统计第110页
    5.7 在线社交网络多信息传播模型仿真分析第110-114页
        5.7.1 双低制约系数第111-112页
        5.7.2 差异化制约系数第112-113页
        5.7.3 双高制约系数第113-114页
    5.8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6章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转发预测建模第116-144页
    6.1 在线社交网络转发数据描述第116-118页
    6.2 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转发因素分析第118-130页
        6.2.1 用户特征属性第118-121页
        6.2.2 用户行为属性第121-123页
        6.2.3 用户活跃度第123-126页
        6.2.4 用户兴趣相似性第126-129页
        6.2.5 转发特征指标体系第129-130页
    6.3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转发预测模型构建第130-137页
        6.3.1 分类预测模型比较第130-133页
        6.3.2 预测结果评估方法第133-136页
        6.3.3 转发预测模型设计第136-137页
    6.4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转发预测结果分析第137-143页
        6.4.1 模型预测分析第137-141页
        6.4.2 不同用户属性的转发预测性能第141-143页
        6.4.3 结果分析第143页
    6.5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结论第144-147页
参考文献第147-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57-158页
致谢第158-160页
作者简介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PO企业盈余管理及其对新股发行市场异象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驾驶意图与工况识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