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多晶纯钛室温下不同应变速率塑性变形的孪生形变机制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40页
    1.1. 钛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2-13页
        1.1.1 钛的性能特点第12页
        1.1.2 钛的晶体结构第12-13页
    1.2. 钛的主要形变机制第13-24页
        1.2.1 位错滑移机制第15-16页
        1.2.2 孪生形变机制第16-22页
        1.2.3 孪生与材料塑性的关系第22-24页
        1.2.4 孪生与材料强度、加工硬化的关系第24页
    1.3. 理论孪晶变体第24-31页
        1.3.1 孪晶变体的选择:Schmid 因子定律第25-27页
        1.3.2 孪晶变体的选择:非 Schmid 定律第27-31页
    1.4. 应变速率对形变机制的影响第31-34页
    1.5. 其他因素对形变机制的影响第34-35页
    1.6. 动态再结晶(DRX)第35-37页
        1.6.1 孪晶界形核第36页
        1.6.2 初始晶界形核第36-37页
        1.6.3 绝热剪切带内形核第37页
    1.7. 数学方法确定孪生和动态再结晶临界点第37-39页
    1.8.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9-40页
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0-46页
    2.1 实验材料及加工方法第40-41页
        2.1.1 材料第40页
        2.1.2 初始微观结构第40页
        2.1.3 初始织构第40-41页
    2.2 实验设置第41-42页
        2.2.1 单轴压缩实验第41页
        2.2.2 实验样品制备第41-42页
        2.2.3 流变应力第42页
    2.3 微观表征方法第42-46页
        2.3.1 光学显微镜第43页
        2.3.2 XRD 技术第43页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第43-46页
3. 室温下纯钛的压缩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结构第46-64页
    3.1 单向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和加工硬化行为第46-47页
    3.2 多项式非线性拟合第47-49页
    3.3 二次偏导法求临界应力应变值第49-51页
    3.4 多项式指数优化对二次偏导曲线的影响第51-52页
    3.5 微观组织分析第52-59页
        3.5.1 孪生微观组织第52-57页
        3.5.2 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结构第57-59页
    3.6 织构演变第59-62页
    3.7 本章小结第62-64页
4. 孪晶变体的选取第64-102页
    4.1 密排六方坐标系转换为正交坐标系第64-69页
        4.1.1 六方系晶向指数转换成正交系指数第64-65页
        4.1.2 六方系晶面指数转换为正交系指数第65-66页
        4.1.3 各取向之间的关系第66-67页
        4.1.4 取向在极图上表示方法第67-69页
    4.2 理论孪晶变体在(0002)极图上的投影第69-70页
    4.3 初次孪晶变体的选取规则第70-81页
        4.3.1 初次孪晶变体的标定第70-72页
        4.3.2 低施密特因子孪晶的形成第72-77页
        4.3.3 具有高 SF 值的孪晶未形成第77-81页
    4.4 二次、三次孪晶变体的选取规则第81-99页
        4.4.1 孪晶变体的微观结构分析第82-85页
        4.4.2 二次孪晶变体统计分析第85-86页
        4.4.3 孪晶 SF 值计算第86-88页
        4.4.4 二次孪晶变体的 SF 值和孪晶变体的选取第88-95页
        4.4.5 三次孪晶变体的 SF 值及孪晶变体的选取第95-99页
    4.5 孪生临界应变第99-100页
    4.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5. 应变速率对力学行为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第102-116页
    5.1 不同应变速率形变的加工硬化行为第102-108页
    5.2 微观组织分析第108-113页
        5.2.1 孪生临界点的微观结构第108-111页
        5.2.2 动态再结晶微观组织结构第111-113页
    5.3 应变速率敏感因子第113页
    5.4 动态塑性变形的研究第113-115页
    5.5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6. 钛、镁孪生行为比较第116-126页
    6.1 压缩形变微观组织比较第116-118页
    6.2 临界剪切应力比较第118-120页
    6.3 孪晶变体选取的对比第120-123页
    6.4 本章总结第123-126页
7. 结论与创新点第126-130页
    7.1 主要结论第126-128页
    7.2 本文研究创新点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附录第144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单级完全自养脱氮工艺性能研究
下一篇:微细立铣刀的设计基础理论与刃磨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