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44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胶体简介 | 第11-12页 |
| 1.3 颗粒物质简介 | 第12-14页 |
| 1.4 玻璃化转变 | 第14-27页 |
| 1.4.1 过冷液体和玻璃态 | 第15-17页 |
| 1.4.2 过冷液体的弛豫时间和粘度 | 第17-20页 |
| 1.4.3 过冷液体的弛豫过程 | 第20页 |
| 1.4.4 玻璃化转变的理论模型 | 第20-27页 |
| 1.5 Jamming转变 | 第27-42页 |
| 1.5.1 无序固体的性质 | 第28页 |
| 1.5.2 Jamming相图 | 第28-30页 |
| 1.5.3 Jamming转变点的定义 | 第30-31页 |
| 1.5.4 Jmming转变点的临界性 | 第31-36页 |
| 1.5.5 Jammed固体的振动特性 | 第36-42页 |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42-44页 |
| 第二章 模拟方法 | 第44-54页 |
| 2.1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44页 |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4-48页 |
| 2.2.1 积分方法 | 第45-47页 |
| 2.2.2 恒能、恒温和恒温恒压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7-48页 |
| 2.3 压强,模量和配位数 | 第48-49页 |
| 2.4 零温玻璃态的产生 | 第49-54页 |
| 2.4.1 纯排斥作用系统中的Jammed态 | 第50-51页 |
| 2.4.2 零温玻璃稳定性的判断 | 第51-54页 |
| 第三章 热系统在零温Jamming转变点附近的临界标度行为 | 第54-70页 |
| 3.1 引言 | 第54-57页 |
| 3.2 部分模拟方法 | 第57-59页 |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59-67页 |
| 3.3.1 Isostaticity和振动模式态密度平台的对应性 | 第59-64页 |
| 3.3.2 Jamming-like转变 | 第64-67页 |
| 3.4 本章总结 | 第67-70页 |
| 第四章 从零温玻璃的角度理解玻璃化转变 | 第70-98页 |
| 4.1 引言 | 第70-72页 |
| 4.2 理解软芯粒子体系的动力学非单调性 | 第72-87页 |
| 4.2.1 研究背景 | 第72-73页 |
| 4.2.2 部分模拟方法 | 第73页 |
| 4.2.3 软芯胶体在高压下的动力学性质 | 第73-81页 |
| 4.2.4 软芯胶体在高压下的结构变化 | 第81-82页 |
| 4.2.5 从零温玻璃的角度理解软芯胶体的动力学非单调性 | 第82-85页 |
| 4.2.6 小结 | 第85-87页 |
| 4.3 理解吸引作用势对过冷液体动力学性质的非微扰作用 | 第87-97页 |
| 4.3.1 研究背景 | 第87页 |
| 4.3.2 部分模拟方法 | 第87-89页 |
| 4.3.3 从零温玻璃的角度理解WCA和LJ系统之间的动力学差异性 | 第89-94页 |
| 4.3.4 从零温玻璃的角度预测玻璃化转变温度 | 第94-95页 |
| 4.3.5 与反幂律势近似理论的比较 | 第95-97页 |
| 4.3.6 小结 | 第97页 |
| 4.4 本章总结 | 第97-9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 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8页 |
| 5.2 展望 | 第98-100页 |
| 附录A 动力学矩阵的推导 | 第100-10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 论文索引 | 第110-112页 |
| 致谢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