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8页 |
1.1 硬骨鱼类的进化地位 | 第11页 |
1.2 红鳍东方鲀 | 第11-12页 |
1.3 斑马鱼 | 第12-14页 |
1.4 IGF信号通路系统概述 | 第14-18页 |
1.4.1 IGF的发现 | 第15页 |
1.4.2 哺乳动物中的IGF系统 | 第15-16页 |
1.4.3 配体 | 第16-17页 |
1.4.4 受体 | 第17页 |
1.4.5 结合蛋白 | 第17页 |
1.4.6 斑马鱼中的IGF信号系统 | 第17-18页 |
1.5 IGFBP-4结构与功能 | 第18-24页 |
1.5.1 IGFBP-4的结构特性 | 第19页 |
1.5.2 IGFBP-4的时空表达谱 | 第19-20页 |
1.5.3 IGFBP-4的生物功能 | 第20-21页 |
1.5.4 IGFBP-4与肿瘤的关系 | 第21-22页 |
1.5.5 IGFBP-4的作用机制 | 第22-23页 |
1.5.6 调节IGFBP-4表达的因素 | 第23-24页 |
1.6 IGF2BP2概述 | 第24-28页 |
1.6.1 命名 | 第24-25页 |
1.6.2 IMPs的进化过程 | 第25页 |
1.6.3 结构 | 第25-26页 |
1.6.4 细胞学功能 | 第26-27页 |
1.6.5 生理学功能 | 第27-28页 |
1.7 IGFBP-1概述 | 第28-31页 |
1.7.1 斑马鱼的igfbp-1 | 第29页 |
1.7.2 缺氧与igfbp-1 | 第29-31页 |
1.8 Gateway系统 | 第31页 |
1.9 Tol2 | 第31-35页 |
1.10 立题依据 | 第35-38页 |
1.10.1 IGFBP-4 | 第35-36页 |
1.10.2 IGF2BP2 | 第36页 |
1.10.3 IGFBP-1 | 第36-38页 |
第二章 红鳍东方纯(Takifugu rubripes)igfbp-4功能研究 | 第38-5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38页 |
2.1.3 主要化学和生物试剂 | 第38-39页 |
2.1.4 实验方法 | 第39-49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49-51页 |
2.2.1 tg(β actin2:fIGFBP4)转基因斑马鱼的构建 | 第49-50页 |
2.2.2 tg(β actin2:fIGFBP4)检测 | 第50-51页 |
2.3 讨论 | 第51-52页 |
第三章 过表达igf2bp2a的三种转基因斑马鱼系的构建 | 第52-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52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3.1.3 主要化学和生物试剂 | 第52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52-53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53-56页 |
3.2.1 tg(ziwi:IGF2BP2a-b/c/d)构建及筛选 | 第53-56页 |
3.3 讨论 | 第56-57页 |
第四章 斑马鱼igfbp-1b启动子的研究 | 第57-62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4.1.3 主要化学和生物试剂 | 第57页 |
4.1.4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8-61页 |
4.2.1 igfbp-1b启动子的克隆 | 第58-59页 |
4.2.2 tg(igfbp-1b:eGFP)构建 | 第59-60页 |
4.2.3 启动子检测 | 第60页 |
4.2.4 缺氧对于igfbp-1b启动子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讨论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3页 |
5.1 总结 | 第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5.2.1 igfbp-4功能的研究 | 第62页 |
5.2.2 igf2bp2a功能的研究 | 第62页 |
5.2.3 igfbp-1b启动子的研究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69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