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4页 |
1.1.1 城市居民购房压力过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迫在眉睫 | 第10-11页 |
1.1.2 住房租赁市场重要性强,但租赁房屋成为“被动选择” | 第11-14页 |
1.1.3 租赁市场满意程度不高,议价能力差异是问题的关键 | 第14页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4-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5页 |
1.2.3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国内外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 | 第16-19页 |
1.3.2 国内外议价能力研究 | 第19-20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图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3页 |
1.4.4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2.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4-3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4-28页 |
2.1.1 住房租赁市场内涵及其界定 | 第24-25页 |
2.1.2 住房租赁市场承、出租双方 | 第25-27页 |
2.1.3 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 | 第27页 |
2.1.4 我国城市发展及其面临挑战 | 第27-28页 |
2.2 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28-31页 |
2.2.1 价格形成理论 | 第28-29页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9-30页 |
2.2.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30-3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程度及测算 | 第32-42页 |
3.1 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测度模型构建 | 第32-34页 |
3.1.1 议价能力测度的模型构建 | 第32-33页 |
3.1.2 议价能力测度的模型估计 | 第33-34页 |
3.2 住房租金公允价格影响因素及数据的选取 | 第34-37页 |
3.2.1 房屋租金公允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3.2.2 房屋租金公允价格影响因素选取 | 第36-37页 |
3.3 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程度实证分析 | 第37-41页 |
3.3.1 议价能力效应估计 | 第37-38页 |
3.3.2 议价能力效应分析 | 第38-39页 |
3.3.3 议价能力差异程度估计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55页 |
4.1 承、出租双方议价能力差异形成性分析 | 第42-44页 |
4.2 议价能力差异程度影响因素构建 | 第44-45页 |
4.2.1 议价能力影响因素一级指标构建 | 第44页 |
4.2.2 议价能力影响因素二级指标构建 | 第44-45页 |
4.3 数据的来源及统计描述 | 第45-49页 |
4.3.1 问卷设计 | 第45页 |
4.3.2 数据筛选 | 第45-46页 |
4.3.3 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 | 第46-49页 |
4.4 分位数回归模型构建 | 第49-50页 |
4.5 分位数回归估计结果 | 第50-51页 |
4.6 结论分析 | 第51-54页 |
4.6.1 标的特征 | 第51页 |
4.6.2 个体特征 | 第51-52页 |
4.6.3 市场特征 | 第52-53页 |
4.6.4 缔约特征 | 第53页 |
4.6.5 城市特征 | 第53-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5.1 结论分析 | 第55-56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6.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6.1 研究不足 | 第5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I: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II: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