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中国古代连带责任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8-16页 |
一、连带责任法律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8-12页 |
(一) 先秦连带责任制度的萌芽 | 第8-9页 |
(二) 隋唐宋元时期连带责任制度的基本定型 | 第9-11页 |
(三) 明清时期连带责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 第11-12页 |
二、连带责任法律制度历史发展的特点 | 第12-15页 |
(一) 责任承担方式“重刑轻民” | 第12-13页 |
(二) 连带责任范围体现“治亲”“治户”“治吏”的立法目标 | 第13-14页 |
(三) 刑事连带责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 第14-15页 |
三、连带责任法律制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连带责任的发生依据及责任特点 | 第16-23页 |
一、连带责任发生的理由 | 第16-21页 |
(一) 契约关系 | 第16-18页 |
(二) 职务关系 | 第18-19页 |
(三) 血缘关系 | 第19页 |
(四) 地域关系 | 第19-21页 |
二、连带责任的法定化及免责条款分析 | 第21-23页 |
(一) 法定连带责任为主 | 第21页 |
(二) 连带责任构成要件的特殊性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古代连带责任立法的功能 | 第23-29页 |
一、建立广泛责任共同体以实现社会治理 | 第23-25页 |
(一) 解决“小政府”结构下的管理难题 | 第23-24页 |
(二) 改善信息闭塞带来的行政效率问题 | 第24页 |
(三) 保甲连坐铸就网格化基层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二、强化中保人责任以保障民事交易秩序 | 第25-27页 |
(一) 有利于契约的订立和履行 | 第26页 |
(二) 保证交易的安全性 | 第26页 |
(三) 确立了契约公示模式 | 第26-27页 |
三、预防官员举荐舞弊及职务犯罪 | 第27-29页 |
(一) 立法以明确举荐连坐的处罚依据 | 第27-28页 |
(二) 同职连坐,抑制职务犯罪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