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1.3 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 具体法条的可执行性分析 | 第11-14页 |
1.4.1 危险驾驶罪分析 | 第11页 |
1.4.2 “退赃”问题的可执行性分析 | 第11-14页 |
2 厘清法律规范可执行性的概念及界定 | 第14-18页 |
2.1 法律规范可执行性的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2.2 法律可操作性的概念 | 第16-18页 |
2.2.1 法律可操作性的概念 | 第16页 |
2.2.2 法律不可操作性的特征 | 第16-18页 |
3 影响法律规范可执行性的关键因素 | 第18-22页 |
3.1 法律规范应当体现社会共识 | 第18-19页 |
3.2 法律规范中权利义务规定实现效果最优化 | 第19-20页 |
3.3 立法语言应当明确、具体 | 第20-21页 |
3.4 法律体系具备协调统一性 | 第21-22页 |
4 判断法律规范可执行性的方法 | 第22-30页 |
4.1 立法前评估 | 第22-25页 |
4.1.1 立法前评估主体 | 第22-23页 |
4.1.2 立法前评估对象的选定 | 第23页 |
4.1.3 立法前评估程序制度设计 | 第23页 |
4.1.4 立法前评估报告的回应机制 | 第23-24页 |
4.1.5 立法前评估的标准 | 第24-25页 |
4.2 立法中评估 | 第25-26页 |
4.3 立法后评估 | 第26-30页 |
4.3.1 评估的主体的选择 | 第26页 |
4.3.2 立法后评估对象的选择 | 第26-27页 |
4.3.3 立法后评估的方法 | 第27-28页 |
4.3.4 立法后评估的标准 | 第28-30页 |
5 增强法律规范可执行性的具体路径 | 第30-35页 |
5.1 合理配置法律制度资源,提高立法效益 | 第30-31页 |
5.1.1 均衡中央和地方立法权,发挥有效性 | 第30页 |
5.1.2 简化立法程序,缩短立法周期 | 第30-31页 |
5.1.3 提高立法者素质,设立立法助理制度 | 第31页 |
5.2 完善立法听证制度和立法后评估指标体系 | 第31-32页 |
5.3 规范性法律文献系统化,提高执法效率 | 第32页 |
5.4 推进立法语言规范化和起草主体多元化 | 第32-33页 |
5.4.1 推进立法语言规范化 | 第32-33页 |
5.4.2 推进立法主体多元化 | 第33页 |
5.5 发挥地方立法的补充性,提高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性 | 第33-35页 |
6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